青岛黄岛区怎样?配套设施是否齐全?房价物价是否过高?适合定居生活么?
202010月补充:
关于青岛西海岸地铁开通时间
目前已经开通的是13号线,剩下两站香江路和嘉陵江路开通时间为2022年,具体时间待定。
1号线受中段进度影响,开通时间为2021年底,也有可能在2021年中旬开通峨眉山路至瓦屋庄站(还是没过海)。
6号线,目前已经开工,预计通车时间在2024年。
第二跨海隧道(公路),即将开工,建设周期约6年。
其余线路还没有开工计划。
—已更新完—
问题补充:
1)人们常说的开发区和胶南是指哪里?怎么划分的?黄岛东西区是怎么划分的?
需要注意的是,2012年胶南已经与黄岛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并组成新的黄岛区,即西海岸新区。胶南这个名字是旧城,已经不在正式场合使用。但因为黄岛区很大,我们还是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个称呼。
那么原胶南是指哪里呢?请看下图
可见,开发区只是很小的一块地方,现在的黄岛区大部分都曾是胶南的地盘。
灵山卫街道积米崖港区(含)以西,辛安以北,都是胶南的地界。如果上图看不清,看下图
现在的永旺梦乐城正好横跨两地。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一路之隔的风和日丽与东边那些小区会有不小的差价:因为所属街道不同,学区也不同。
2010年,开发区又将王台、灵山卫等街道划了进来,面积不断扩充。现在我们所说的胶南,一般是指隐珠街道(含)以西,这里就引入了另一个概念:东西区
黄岛目前办事服务有两套班子,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办公。所以分清所属区域还是有必要的。
隐珠街道(含)以西是西区,东方影都(含)、灵山卫以东是东区,辛安以北的中德生态园,王台等也都是属于东区。
2)黄岛有哪些地方是填海而来的?
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很多人觉得黄岛地势平坦开阔,不像青岛市区都是起起伏伏的坡路。其实不然,黄岛尤其是开发区现在几乎所有地势平坦的地方都是填海而来的!
这是一张德占时期青岛地图,可见当时的黄岛跟现在完全不一样。整个辛安,保税区其实都是浅海滩涂,唐岛湾也比现在面积大得多。开发区的港口码头等填海从八九十年代就开始了;石油大学到上流汇以前都是海水养殖池,随着胶州湾隧道的配套工程——滨海大道和唐岛湾公园的建设,才逐渐成为现在的样子;安子是09年左右完成填海的;那些长江路和珠江路老小区如唐岛湾A,B,F;千禧龙花园,曾经可都是一线海景房!
3)黄岛的房子现在能买吗?自住或投资选择哪里比较好?
截止目前,黄岛的房价处于下跌通道,跌幅收窄但仍有下降空间,所以买房一定要谨慎行事。
刚需的话先要看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样的!如果工作在青岛市区或是需要频繁去市区,那么可选择的区域西不要超过积米崖,北不要超过嘉陵江路,(这是为了保障你的通勤时间在一小时内)尽量选择新房或低房龄二手房。
推荐的区域有
1.安子
基本都是次新房,房龄10年内。产权基本都是50年的。代表楼盘有海尔山海湾、海信凤凰金岸、红状元、富源公馆等,新盘有世茂香奈公馆。
2.薛家岛
这一片新旧小区都有,代表楼盘有:凤凰城、新华锦龙邸、福瀛天麓湖等。
3.香江路片区
这一片老旧小区比较多,生活气息浓,略拥挤。
绿岛印象、和贵人家、贵府花园等都是片区内比较新的小区。
4.唐岛湾
唐岛七星、名嘉汇、海湾新城等都是不错的,但这一片区的小区普遍较贵,也少有低价抛售的业主。
如果生活半径就在黄岛,那选择的范围就大了,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关于投资买房:
很多朋友准备在黄岛投资买房都是抱着能赚更好,不赚以后也打算过去住的心态,所以要求一般是新房、环境好、升值潜力大。按着这几个要求我推荐选择沿海的楼盘。
开发区的新房非常少,仅有世茂香奈公馆、金地蓝庭
绿地凤栖澜庭、海尔产城创熙园、碧桂园翡翠湾等,要么尾盘价格太贵,要么位置不够好,当然也这反应出开发区价格比较平稳,没有太大的水分。
相对来说从积米崖,灵山卫到隐珠的沿海区域是新房比较多的,并且可选择余地较大。比如小户型,可选海信灵山湾,低密度小高层洋房可选影都一号、开元府,江山樾,花街小镇,积米湾等。套三户型的普通高层选择余地,灵山湾一号、海信灵山湾、保利领袖海、海月星湾、星光岛、御龙湾等至少有十几个楼盘。这一片区域投资客要多一些,入住率不如开发区,不过大部分小区都过了限售期,经过充分换手之后,已经挤出了很大一部分水分,性价比逐渐显露,相比远郊的古镇口西客站等地风险小,二手房仍有小幅下跌可能性。沿海区域按照新房或优质次新房高层1.2-1.7万,洋房1.5-1.9万的目标价格,相信你会有所收获的。
4)古镇口的前景怎么样?
活力区、古镇口是近几年最疯狂炒作的区域没有之一,我个人比较看好古镇口的发展前景,不过对于房价要分开来说,目前片区1.3-1.5万的均价已经失去了投资的价值。不可否认古镇口的环境很好,天赋秉异,规划正在逐渐兑现,但距离开发区20公里,距离市中心50公里也是无法否认的事实。所以,喜欢那的环境,可以买洋房、别墅自住,毕竟这类产品以后在市区越来越难得,其余完全没有选择的必要。现在古镇口大批投资客被限售锁死,现在去投资也是当接盘侠。假如古镇口的新房(高层)均价能够回落至1.0-1.1万之间,那么我认为还是有投资价值的。
5)黄岛的污染是不是特别厉害?那些工厂都在哪里?
作为一个以工业为根基的城区,黄岛区确实有不少工厂,其中老黄岛还有石油化工和油气储运企业。历史上老黄岛共发生过两次重大爆炸事故,一次是1989年储油罐爆炸,事故造成19人死亡;另一次是2013年的地下输油管道爆炸,造成62人死亡。不过老黄岛距离开发区人员密集区域还是比较远的,距离东区大概有13公里,甚至小于到市南区栈桥的距离(老黄岛储油罐到栈桥直线距离约8公里)。
我在上图做了大致的标注。除了上面提到的危险性稍高的老黄岛,其他红色字的区域也会影响到居住的舒适度,应该尽量避免。黄岛开发区的大部分工厂都集中在辛安,以轻工业和制造业为主,比如五菱汽车、海信、海尔、澳柯玛工业园等,这类汽车和白色家电生产企业污染是很小的。船厂码头可能会有泄露的油污污染海水,汽笛声噪音污染,但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不大。真正糟心的是大货车,那些大货车频繁的穿梭在码头,工厂和物流园区,如果你的住所旁就是可以走货车的公路,会严重影响到你的睡眠,这才是一定要远离的。
6)黄岛区有哪些适合骑车、野餐露营、钓鱼、赶海的地方推荐?
骑车——其实整个黄岛沿海都修建了慢行道,都适合散步、骑车,相对来说比较推荐的位置有三处:唐岛湾(风平浪静、路面平坦,比较省力,其中南岸植被茂密,可以遮阴)、东环岛路和九龙山路(有坡度,风景好,对体力有一定要求)、星光岛到城市阳台(路况好、人少,但顶风会比较难骑,晴天比较晒)。
野餐露营——野餐露营的最佳地点一般需要有少许坡度,有树荫,人不多,风景好。推荐如下:唐岛湾南岸、凤凰山公园、银沙滩。注意不要随意点火烧烤。
钓鱼——因为整个黄岛海岸线绵长,几乎任何一处礁石海岸都可以进行海钓,比较推荐星光岛和维多利亚湾东侧的海岸,因为这两处都是人工填海的海岸,安全性高。钓淡水鱼推荐的是戴戈庄水库、丁家河水库和柏果树河(地图东方影都附近,金凤凰路和金孔雀路中间的那条河),其他的如南辛安河、河洛埠水库应该也行,没去过。
赶海——推荐唐岛湾南岸,云龙港湾南侧的海滩,城市阳台等。只要是退潮时候能露出来的大面积沙质和淤泥浅滩都可以。注意查询好潮汐时间,安全第一。
7)海边的房子能买吗?是不是本地人都不买海景房?
很多外地朋友就是为了海景才来黄岛买房,看到这里的本地人对海景似乎不太热衷,所以心生疑虑:海景房是不是有什么弊端?
经过查阅资料以及咨询医生,我发现风湿病、关节炎其实与是不是住在海边没什么关联,常住海边的人此类疾病发病率并不比内陆高。但如果患有此类疾病或是家族病史,还是更推荐住内陆一些,冬季的湿冷可能会加重或诱发病情。
除此之外,海景房确实有一些弊端,比如如果离海太近,海风中的盐分会对建筑物尤其是金属产生腐蚀,影响建筑寿命。风大、空气湿度大,墙角易发霉。如果是一楼或地下室容易渗水。还有一些淤泥质的海岸夏季会有明显的海腥味儿。
所以,如果打算买海景房,那么建议保持500米以上的距离,也就是常说的亲海不近海。采光要充足,地势高一些为好,同时做好房屋密封。有条件的安装新风换气,潮湿季节少开窗。空调外机最好挂在屋北侧。
那为什么本地人大多不买海景房?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景并不是第一需求!对于一个常年工作生活在沿海城市的人来说,大海已经司空见惯,要考虑的是交通便利性,配套是否成熟,还有学区、物业等。海景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加分项。假如有相同条件相同价格的两套房子,一个无敌海景,另一个没有,那本地人也会毫不犹豫的选前者;但现实情况是,同小区前排有海景的房子要比后面什么也看不到的房子贵20%-30%。反正下楼走几步就能看到海,忍了,选便宜的吧……
——以下为原回答——
黄岛区即西海岸新区。辖区面积非常大,比市内四区(市南、市北、崂山、李沧)加在一起都大得多,所以客观评价整个黄岛区是很难的事,以下我就拿黄岛建成区与市内四区对比举例分析,有些地方我还会横向对比其他城市。
1.市容市貌和整体感观
作为新兴的沿海城区,黄岛区整体来说很年轻,一隧之隔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景象。黄岛区很干净、整洁、道路宽阔、成片的绿化带以及崭新的小区等,以上都会给人不错的第一印象,但这些不是黄岛的全部。都说青岛是镶着金边的抹布,这话放在黄岛同样成立。继续往北走,你也会看到黄岛的老城区,工厂林立,数不尽的大货车,这种乌烟瘴气的景象像极了李沧的某些地方。总的来说,越是靠近沿海,感观越好。
2.交通、气候
大的交通方面,已经建成一条地铁,再建的有1号线和6号线,分别将于2021年底和2024年左右通车。青岛西站已经运营,但开通的车次较少。胶东机场预计年底转场,将来黄岛市民(经评论提醒:黄岛西区去新机场更快,东区和现在情况差不多)坐飞机要比目前要快捷一点点。下面重点说一下公路交通:黄岛区的路况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限速高、车道宽、大多都是柏油路。但问题也很明显。第一是拥堵,2015年以前在黄岛开车堵车是个稀罕事,但现在滨海大道,长江路,江山路等道路的部分路段早晚高峰拥堵状况已经非常严重,导致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私家车数量增多,地铁占道,新建的商场等,但愿随着地铁的开通会缓解一些拥堵吧!
二是断头路多、交通不够立体。小珠山盘踞中心,东西区之间仅能依靠滨海大道和长江路连接。同时重要路段也缺乏立交桥和高架路。
最后是公共交通不够发达,不少新开发的片区因为地广人稀,公交车站也比较稀疏,发车间隔长。目前开通的地铁13号线还在脱网运营,间隔时间也比较长,对于上班通勤的人来说不够方便。不过相对市区来说,对有车族是比较友好的,车少路宽,停车不那么困难。
再来说说气候
大的气候类型:受海洋调节的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升温慢,多海雾。夏季湿热多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有一个月左右的闷热桑拿天,冬季比较长。一年中有差不多6个月的时间气温非常舒适(不用空调也不用暖气),气候上比较宜居。
小气候:对于沿海城市来说,沿海区域和内陆区域的差异非常明显,沿海地区夏季最高气温极少超过33度,而内陆气温35+时有。本地气象台播报天气的时候都会分开播报沿海和内陆的天气情况。
这是6月8日的气温图。从沿海向北30公里,温差竟有十度之多,当然,湿度也有不小的差别。到了冬天,又会调过来。冷空气来袭时内陆地区的最低温也要比沿海低上几度。
整个黄岛区,靠近胶州湾的薛家岛、凤凰岛,海洋性特征更明显(也就是冬暖夏凉,湿度大,升温慢的特性),往西往北逐渐向内陆气候过渡。例如六月中旬薛家岛的白天最高气温是25度左右,那么灵山卫沿海就会高1度左右,胶南沿海再高1度,并不是所有沿海区域都一样。
再说说空气质量:华北平原一向空气很糟糕,雾霾严重,青岛也受影响。冬春季节是雾霾的多发期,在省内,青岛的空气质量好于济南、潍坊、淄博等内陆城市,但比威海差。黄岛区内来说,沿海好于内陆,开发区略好于原胶南。
3.商业、餐饮
黄岛区的商业曾经相当匮乏,但在2017年新城吾悦广场、2018年万达茂(融创茂)城市传媒广场、2019年永旺梦乐城这几大商场开业以后,这一状况已经极大缓解。除了一些奢侈品牌外,已经能够满足黄岛区人民的日常购物需求。这几个商场也带来了很多的连锁餐饮品牌,但这些品牌中但凡黄岛有的,市区也能找到;市区有的,黄岛就不一定有了。还有那些藏匿在市南老城区的网红小店、咖啡厅就别想了。
4.旅游、娱乐
要说沙滩海景,黄岛区不仅不比市区差,甚至更好。金沙滩、银沙滩、城市阳台…随便拿出一个,都比大名鼎鼎的汇泉湾第一海水浴场好得多。唐岛湾,凤凰山公园,都是不错的旅游休闲去处,并且相对市区的景点停车更方便。自然风景除了崂山没得比,看海还是很好的。
黄岛缺乏的是一些人文景观。名人街、老建筑、啤酒博物馆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其他景区的推荐如下:
1)珠山森林公园、野生动物园(人不多的爬山好去处,动物园适合带着小朋友去)
2)古镇口海军公园(适合带着家人一起散步)
3)东环岛路、九龙山路(骑单车)
4)中国院子(新建的,要门票,里面是南北方的中式庭院)
5)西海岸生态观光园(春天看油菜花开)
6)城市阳台(洗海澡、散步遛弯)
7)大珠山(清明前后看杜鹃花)
8)融创茂(有室内游乐园和水乐园)
9)星光岛(跑步、钓鱼、捕蟹)
10)青岛海底隧道博物馆(保存有隧道建设的大量资料)
在建的景区推荐:胶南公园,西海艺术湾
以上景区仅限建成区内,比较方便到达,不嫌远的话还有琅琊台、藏马山、灵山岛、张家楼红枫林等可以游玩。
补充一下:关于啤酒节。印象中青岛啤酒节是在2016年开始搬到黄岛金沙滩举办,每年的八月中旬开幕,为期半个多月。很多人都说啤酒节特别坑,在这里我也点评几句:我几乎每年都会去,现在的青岛啤酒节会场内的物价是非常规范和透明的。约上三五好友去感受气氛是推荐的,但不建议大吃大喝,一是物价贵,再者里面的东西是真的不怎么好吃。啤酒节期间交通会非常拥堵,建议提早过去。
5.教育、医疗
在我看来,目前黄岛区最大的短板就是教育和医疗。教育方面,人口的大量增长导致小初高中都不太够用,尤其初升高的升学率非常惨烈,并且青岛市区的高中招生范围不包括黄岛。如果能考上一所好高中,相对来说大学倒是容易上了。
目前黄岛区最好的医院是青医附院西海岸院区,硬件水平高,人也多,部分科室挂号困难。除此之外再也拿不出一个像样的医院了。区立医院,中心医院,中医院等都差一些。如果遇到疑难杂症或是生孩子都建议去市区。
私立医院就更是一言难尽,就拿妇产医院来说,整个黄岛没有一个媲美崂山和睦家的医院,坤如玛利亚这样的都没有。
如果说黄岛的经济和商业水平相当于一座三线城市,那么基础教育和医疗可能四线都排不上号了。好在,这样的情况正在逐渐改观。现在黄岛区每年都新建、扩建大量的中小学(高中依然不够用),滨海学院附属医院、军民融合医院、瑞源中医院等一大批三甲医院都将在未来几年内建成投用。
6.房价、物价
整个黄岛区的房价水平略高于城阳,省内介于济南和烟台之间,最高点在唐岛湾石油大学附近。此处的小区配套最好,新建小区普遍档次较高,学区也很好,没什么短板。代表楼盘有:瑞源名嘉汇(高层),唐岛金湾(别墅)。片区的平均价格2.5W+。
其次是江山南路,代表楼盘有海德公园,江山丽城。这边配套同样很好,非常适合自住,但基本看不到海。价格2W+
安子、金沙滩、灵山卫环境不错,配套尚可,看海楼盘多。但学区普遍差一些。价格1.5W+
胶南老城区、开发区中心区人气旺。稍拥挤,生活配套足够但环境逊色一些。开发区价格1.5W+,胶南1W+。
新盘比较多的区域有灵山卫、西客站、古镇口,辛安。其中配套潜力最高的是古镇口,但距离是硬伤。灵山卫环境最好,商业配套较好,教育医疗较差,适合外地人投资和养老。辛安、维湾因工厂,货车较多,价格不贵,更适合刚需。西客站是最近几年大开发的区域,目前除了车站其他配套比较匮乏,不过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未来可期。
关于物价:
黄岛区除了胶南老城区以外的物价水平要略高于市区,主要原因是商业竞争不那么激烈。同样是理发,在市区的成熟片区15-20元很容易找到,但在黄岛普遍都要20-35。市区加油用滴滴车服务目前92#大多是4.1元-4.5元之间。黄岛基本都在4.7元以上。蔬菜、海鲜也略贵。服装类折扣活动比市区少,市北台东的那些小吃,原封不动的搬到黄岛商业区都要涨价。但那些连锁餐饮价格都是一样的。
酒店住宿淡旺季明显,旺季是每年的五一到十月中旬,其中又以啤酒节期间最贵,豪华型酒店普遍1000以上,快捷酒店的标间也要500往上。到了冬天,动辄一千好几的酒店会降到200-400。各种快捷酒店和公寓甚至低至100元左右。
7.经济、就业
黄岛区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都排在青岛各区的第一名。
数据很好看,但经济结构缺乏亮点。黄岛的支柱产业基本都是传统行业:造船、家电制造、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石化、旅游、外贸等。制造业相关的工人需求大,软件、信息技术、高级管理等高薪的岗位较少。平均薪资水平要略低于市区,开发区好于胶南。
目前有些起色的行业有:海洋产业、影视工业、展会、高新制造等,服务行业发展迅猛。
如果你经济条件一般,准备在黄岛工作定居,根据黄岛的工资房价比,还是有很大压力的。
8.人文
相对青岛市区,黄岛最大的优势就是包容性好。那些讨厌的青岛大姨在这是看不到的。本地土著少,大家都是外来户,基本都用普通话交流,作为外地人,你会很快融入这里。
根据我的观察,黄岛开发区至灵山卫超过50%的移民都是山东省内其他城市的,相对来说淄博、潍坊、日照、东营人最多。其次是东三省人,这其中又数黑龙江最多,这些东北移民在餐饮、服务行业中占比很大,遍布城区的东北餐馆、烧烤店,还有东北籍出租车小哥……会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到了哈尔滨?这些东北移民大多都是祖籍山东的闯关东后代,生活饮食习惯的相似使他们能够很快适应。再次是北京、上海、苏北、河南、河北、内蒙人,投资客中北京上海人比例很高,那些高档别墅区都不乏北京上海的客户。胶南老城区本地人会多一些,不过接触过的本地人也都很好相处,不会有市南土著写满脸上的优越感。聊到学校,胶南人对开发区也会露出不屑,他们对胶南一中还是蛮自豪的。胶南的东南沿海属于后开发的区域,如古镇口,外地人比例也比较高。总的来说,黄岛对省内的人口尤其是内陆地区人口和东北人吸引力比较大,人口流入趋势比较明显,最近十几年一直是青岛接纳外地人最多的区。
如果你想来青岛,又不喜欢东部老城区部分土著的“排外”,那黄岛绝对是你最好的选择。
楼下有个答主分析的很详细很透彻,基本就是黄岛这几年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变化。
我想能考虑来黄岛的朋友,大部分是我们北方人,特别是山东省内以及东三省的,毕竟山东也是东三省的一部分嘛(现在黄岛有很多东北口音的人,但你实际聊一聊,大部分都是祖上三代内就是山东的甚至就是胶南的,或者有这边的亲戚)。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决断力的人,你可以看看我写的这些。
关于你的:
我认为是否来黄岛,决定性因素在于你和你未来(现在)的爱人,原生家庭到黄岛的距离,以及家庭财务状况。
1.如果双方父母在周边县市区、或者就是本地人,那么不管家庭条件是否尚可,都建议留在黄岛,或者哪怕要去青岛工作又觉得买不起市内三区的房子,也可以先在黄岛上车。以后跟父母互相守望,年轻的时候帮你们带带孩子,年老了你们照顾他们也方便。
2.如果双方父母都不在周边县市区,距离较远(800公里以上),但是家庭条件OK,可以考虑黄岛,但更应该考虑尽量离家人近一点的城市。
3:如果双方父母都不在周边县市区,距离较远(800公里以上),双方家庭在可预见的未来也给不到你们两个任何支持的话,想来黄岛,就干脆下定决心来背水一战努力奋斗吧,大概率实现后代的阶层跃迁,至少是教育方面。
我是老胶南人,毕业第一站选择的是深圳,07-12年,南山福田罗湖都转悠过。我的深圳朋友们都觉得我如果留在深圳会发展的更好,确实深圳太好了,是我印象中最完美的城市。但胶南距离深圳2500公里,实在太远了。哪怕坐飞机,从早上坐大巴去机场开始,到深圳也要天黑,火车是两天。我跟他们说,如果胶南离深圳800公里以内,我一定会留在深圳的。
为什么是800公里呢(最好是600)?因为这是开车一天之内不用换司机可以到达的极限距离了。这意味着不管是有急事、还是过年回家买不到高铁、机票,都可以随时开车出发,带着妻儿当天到家。
关于来黄岛之后的发展,如果没有一个契合黄岛当地产业的行业可以栖身,那我建议35岁之前努力考公上岸,或者努力转到有积累价值的职业上,可以考证那种。这一点,说真的,抛开IT不说,很多在一线城市做风口行业的,比如什么媒体、短视频的,可能刚毕业个几年就能拿个三两万工资,却不知道自己吃的是青春饭,没有价值积累,风口过后行业收缩就倒霉了。
青岛除了耳熟能详的传统大企业,吃不饱饿不死的工资待遇,也有很多中小规模的私营企业待遇很不错的,前提是踏实肯干,肯动脑子,努力个几年变成行业精英,也不少赚钱。很多人只是想着在黄岛,有个朝九晚五+双休,每天工作八小时,泡泡咖啡上上网又浪费个四五小时,还能月入一两万的好工作。拜托,这种没有产出价值的工作,哪来那么高的附加值?哪有那么多好事?如果只想弄这一出,那就好好努力考公上岸,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要么就老老实实996或者997,对自己狠一点,不管是创业还是打工都会有更大收获的。
关于黄岛的:
我曾经跟江浙的大佬聊过,结论青岛是一个典型的含着金汤匙要饭的城市,未来发展比不上一线,也比不上强二线(比如南京杭州西安成都),这是整个青岛的问题,有官方因素也有地理限制因素。但要说青岛单纯只适合有钱人养老,这也有失偏颇的。青岛房价跟工资均价的对比,都还是要好过一线。作为新发力点的黄岛,腹地很深,优质海岸线很长,可见的时间里,不管是胶南城市阳台片区,古镇口片区,还是万达片、开发区片,起步晚,注定发展相对青岛都会更快。
先说说配套,不知道您是指哪方面的齐全?
如果是跟北上广深一线比imax影院、比超大综合商场这些,黄岛区先不论规模,从无到有也就短短几年时间而且还在发展。然后医疗,顶级三甲医院类似北京积水潭、上海华山、南京鼓楼这种确实是没有,估计未来也积累不到这样的资源。但是一般以上的三甲医院还是有的,青医附院黄岛院区(山大)这几年有很多周边的来看病,未来在古镇口一带还有新三甲。
如果配套指的是交通,那么黄岛作为腹地很深的新建成区,比市南市北的优势就高多了,路也修的宽,而且还在不停的加、改(就是这两年动不动挖开就扔那不动了,比较烦)
还有一个配套的是教育问题,整个黄岛区的教育水平虽然赶不上市内拔尖的,但也还不错了。这里插一句嘴,如果考虑孩子上学,开发区的教学水平目前是不如老胶南的。
房价物价是否过高?
房价,以前我也觉得挺高的,有点离谱,但是现在我认为这价格,如果置业,没有大跌的可能了,大涨咱是不知道。但是只要没跌就不怕,对不对。
题外话,我是眼看着城市阳台景区附近的房价,从13年的5000到了现在的1.5W左右,而且这中间我也没买房子。不过更离谱的是2016年前后,古镇口北边有个五月蓝岸的楼盘,当时开盘五千,我们都觉得紧挨着北边的垃圾处理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谁会去买啊。
鬼知道紧接着规划一出来,垃圾站挪走了!然后就是南边划成绿地公园,以及一个大会展中心,直接把这里带到1W3左右(现在1W1)。我有个前同事,当时没钱买房子就跑去买的,十几万首付一拿,一转身增值五十万。
而且现在很多外地朋友过来置业,我曾经陪潍坊的朋友去看过房子,一起看房的有莱西的、城阳的、也有东三省的。(说是东三省,其实很多也是山东省内闯关东的亲戚们回来了)他们来看房,置业顾问带着到海边一转,话说连我听了那套说辞都心动。
适合定居生活么?
长期居住,不要买离海边太近的房子,太潮湿。
还是那句话,双方父母离得不远,还是比较适合的。整个大黄岛区,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开发区那一小片,那里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很多外来人口了,很多很多东三省的兄弟姐妹,那边的包容性很强,而且发达程度不亚于市北市南。在这个基础上,黄岛区路比较宽,就是优势了。
后发的老胶南,城区本地人口不算多,其中一大部分还是2000年左右城镇化买房以后从乡下进城的(比如我们家),都比较朴实。胶南处在青岛鄙视链的底端,我每次跟别人介绍是胶南,人家总说我是胶州的哈哈哈。
所以隧道、跨海大桥建成以后,外来人口进来,并不会感到本地人有什么歧视。胶南本地人,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是出门经常要说普通话了,不然路上遇见东三省的、或者省内远一点城市的朋友,说方言他们听不大懂。
再就是现在胶南的年轻人也比较流行教孩子说普通话,甚至爷爷奶奶的,为了陪孩子也开始学着说这一辈子从来没说过的普通话。
还有一个因素,黄岛区虽说很多东三省来的朋友,但也大部分是山东甚至黄岛本地的老土著后代,以及亲戚朋友们。这一点上,可能比起在我在广深地区遇到的东北朋友,过的要舒服一些。
是青岛难得的可以骑自行车的地方……
某些青岛土著:不建议外地人去黄岛发展,为什么呢?黄岛外地人太多,到处是东北口音(其实鲁南河南人口音也很多,都是大伙瞧不起的穷人),没前途
噗~
发布者:爱写作的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