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力网通讯员 武爽 武誉
面对新形势下青年职工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提升共青团对青年的凝聚力、增强基层共青团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探索基层团建的新方式方法是基层团组织的重要职责和努力方向。现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基层团组织建设途径,积极为党凝聚青年、巩固青年群众基础。
一、提升青年员工企业文化认同感
青年职工是企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当今世界处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时代,青年职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基层团组织应充分发挥组织凝聚力和感召力,担负起带领青年积极向上的职责使命,通过思想引领、实践引领、文化引领等方面,带领青年职工积极投身于电力事业的建设中。通过开展“三会两制一课”、专题学会、组织生活会、主题团日活动为途径,提升青年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认同感、积极度、参与度;利用网上“青年大学主题团课”、“学强国”等学平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时代团建新部署、新要求上,充分发挥企业青年职工的生力军作用。
二、为青年职工搭建有效成长平台
凝聚青年力量是激发组织活力的根本。基层团组织通过搭建服务平台,把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有效地结合起来,将广大青年职工的创造潜力和创新热情激发出来,从而形成一股前进上升、勇于创造的力量。以青年需求为导向实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为青年成才、发展铺设桥梁,搭建舞台,创造机遇,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竞展其长。同时基层团青工作要想有旺盛的生命力,长久不衰,历久弥新,就必须做到巩固工作成果,确保工作或活动在长效机制下运行,这样也有利于打造团建品牌,实现活动品质飞跃。
三、探索青年喜好创新载体新路径。
凝聚青年要以有效的载体作为依托。基层团组织只有想青年之所想,工作才能有成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社会自由度的提高,青年流动的频率日益扩大,团结、服务青年的载体和基层阵地作用较容易减弱,这就要求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方法、活动形式上要有创新。挂牌成立“青年之家”,巩固和新建教育和服务青年的阵地,贴近青年、深入基层、服务一线,实现对青年职工的有效覆盖,激发青年职工主动工作热情。在面对青年技术人才时,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为其搭建成长平台,满足该群体成长成才需求,才能做到“事业留人”。同时,基层团组织在进行正确婚恋观的宣传教育的同时要积极做到“关心人”,有效提供交友沟通、恋爱介绍、贷款购房等资源共享服务,提升青年职工企业归属感与认同感。
如今,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呼和浩特供电公司青年职工立足岗位、主动作为,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毫不畏惧,始终保持青年活力和奉献热情。下一步,呼和浩特供电公司团委(青工委)将继续带领各基层团组织从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做好共青团建设和青年工作,有效夯实基层团建,引领青年成长、凝聚青年力量。
责任:周小博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发布者: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