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各区有什么特点?

探路者团建1年前 (2023-03-01)拓展训练59

  南京市各区有什么特点?

  前几天看了一个上海各区拟人,觉得很有趣,来试着模仿下,只想讲讲70年代明确的主城区,由南向北分别是秦淮,白下,建邺,玄武,鼓楼,下关。

南京市各区有什么特点?

  秦淮:南京的根,精神上可以统治整个金陵城。南京最早的发展并不是由中心向四周,而是集中在中华门板块,也就是门东门西地区,这里的房子,布局还能看到明清金陵的模样,那时还充斥着浓浓的江南味道。生活中,一般称自己老城南人的,多是秦淮人,并且带着城南的骄傲,认为南京其他地方的人都没有自己了解这座城市,只有自己最正宗。看病在市第一医院,散步在夫子庙,小学是考棚小学,中华中学是家门口名校,高考发挥一般,毕业后在老门东从事历史保护工作,宣传南京历史文化。方言和南京其余城区略微有些不一样(听起来略垮)。

  白下:白下遗老,已亡。也属城南,但却不天天把老城南挂在嘴边,毕竟宇宙中心新街口就在家门口,出门遛个弯就是各大商场,因此见过世面,格局偏大。御道街的老白下也带着皇城的小骄傲,月牙湖都是20年前南京的有钱人。白下属于小时候班上很文静的那种,各方面都很优秀,小学在游府西街,中学在三中和一中度过,大学选择了南师大的英语系,想当一个小学老师。至今都对秦淮吞并了自己耿耿于怀。

  建邺:老建邺是朝天宫止马营一带。母亲是回民,最喜欢七家湾的牛肉锅贴和安乐园的牛肉馄饨。后来拆迁去了南湖,一开始有些不习惯,但很快就长胖在生活气息浓厚,砂锅面条的文体西路。现在的建邺已经是河西地区了,大江大河的富人区,CBD。

  玄武:总统府1912梅园新村是民国风情,北京东路掌握着南京市的核心权力。从小住在锁金二村,爷爷奶奶在锁金三村,外公外婆住板仓街,不想烧饭就随时串门。是江苏综艺非常周末的忠实观众,至今保存着小时候在现场的照片。散步在玄武湖,爬山在紫金山,喝酒在1912,蹦迪在凯瑟琳。玄武作为南京的主城区无可厚非,但就像上海的徐汇区一样,玄武太tm大了。东到顾家营启迪大街,北到月苑红山(一个虽然是玄武,进城却很不方便,只能去迈皋桥坐1号线的地方)。住在刘军师桥的人惊讶的发现孝陵卫也是玄武,内心os:我还以为是栖霞呢( )

  鼓楼:江苏省权力中心。大家闺秀,家住龙江,父亲在省级机关工作,母亲是二师的老师。整个学生时代几乎都在29中度过,虽然补课一直在路上,但是内心确是一个文艺青年。没事就爱去南师大南大溜溜,颐和路拍拍照,先锋书店是常客,上海路的每一家小酒馆都坐过,最爱南大金银街的云中食品店。如愿考入南大,热爱自由的读书。大学一毕业,父母早早的安排了相亲对象,他在机关单位工作,外表斯文俊秀。可是自己却提不起兴趣,为了摆脱无聊的相亲,索性考了托福,出国深造了。

  下关: 盐仓桥长大,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住多伦路。以前父母吵个架,老人们瞬间上门劝架。喜欢自称活闹鬼,但其实并不参与打架斗殴,战斗力为0。整个家庭的中学时代都在12中,一家7口都是校友。高中早恋,翘课去热河路打游戏机,看电影,成绩太差。班上有来自宝塔桥水关桥的小混混,不参与他们的打架斗殴,倒是和新民路五所村的几个同学关系很好。考了个大专,毕业后子承父业,不过老爸开16路,自己却开10路。

  答主从小在下关住了8年,后来搬去玄武,又到白下。高中住宿在仙林,大学在江宁,所以南京城除了河西,我都感受过。但最爱的最有感触是还是下关,我也不知道。可能白下玄武有那么多的人,不缺我一个深有感触,但是下关那种带着曾经的辉煌,又透着衰败的格调确实很击中我。下关很大,我只在外公外婆的安乐村,以及自己以前住的414海军大院待过。各人认为,老下关和老建邺是最小的,包括现在的二板桥热河路片区,盐仓桥多伦路,北祖师庵片区和宝塔桥南堡公园片区。至于门外,包括小市,幕府西路,五塘村一带,其实并不在老下关的势力范围,感觉长江南侧的那一块放哪儿都不合适,就给下关了。包括答主外公外婆所在的安乐村以及新民路一带,其实离老鼓楼的福建路也非常近。至于更靠近门的建宁路一带,那是分分钟从路去新街口了,更不会到热河路下关商场买东西。

  解答几个疑惑:

  1.下关区的口音是不是怪怪的?答主很多的长辈亲戚几乎都在下关,只有一个确实不一样,但仅限于一些词语的第一个字读音,喜欢读成第二声,例如 香烟,今天 等等。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下关区通用的,百分百还是南京市区方言。再说了,南京话本来就是杂糅,和苏州话上海话有专门的标准不同,我觉得每个人说的南京话都不一样。。。(海清说的应该是最标准的)

  2.下关警察带钢盔,一次一卡车。对不起,真没听过。

  3.下关受歧视?我从小到大完全没有感受到,但是上网之后或多或少有一些。毕竟这里的码头以前都是工人啦,答主有一个住鼓楼的白富美,说门一带听起来就跟纽约的布鲁克林一样。。 我也很无语。其实下关人也不喜欢金桥玉桥,还有以前的汽车站,确实很乱。不过!老城南的人对我们偏见挺大 再次申明,除非你家几百年都住在门东门西,不然不可以歧视我们 。讲道理解放后来南京的都差不多,答主对面的工农新村都是50年代的老公房,最早的一批铁路职工。放眼南京,也没有比这个更老的小区了。下关是南京民国发展的重要开放口,那时候的南京城估计还是听取蛙声一片。所以,大家都要和谐相处。

  4.下关是真没什么吃的。我承认。不反驳

  作为一个出生在郊区的南京人,其实跟新南京人一样对这个城市又陌生又熟悉。

  先说下答主的老家六合:

  红圈是答主出生的点位以及生活了4年的小村庄,方圈是生活了20年的小镇,有熟悉这个地方的人知道是哪里,跟江南大部分小镇一样这里的村落傍河而建,一条河边建一排房子,滁河也从这座小镇蜿蜒而过,答主小镇的老家也是靠着一条小河和滁河而建。

  吃完饭河边散散步,借个朋友图

  说点经济,改革开放后,小镇得到第一次发展,成立三个生产合作社,依靠船运发展造船厂、码头和船运,但随着全国公路的发展和内陆河流运输的没落,三个合作社相继倒闭。后来一段时间村民有靠做珍珠、油船、五金和房地产(荣盛)发家的,则靠着外出打工和做江鲜生意。再后来合并到化工园、江北新区直管区,三分之一已拆迁。。

  六合城区和大厂:大厂你可以看成是南京的鼓楼区,六合城区现在可以看成是建邺区,一新一旧,大厂人说话发音跟江南市民发音类似,因为当时扬子化工带来了好多江南市民,江北所有人说话a都发音o,所以说起来很侉哈哈,但南京话以前也很垮不是吗。

  六合吃的真的太多了,六合猪头肉、老家的江鲜、龙袍蟹黄汤包、东沟老鹅、竹镇狗肉、瓜埠赖月等。玩的地方金牛湖和巴布洛,还行但吸引不了年轻人。六合城现在越搞越繁华了,几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有模有样也有人气,没有万达但是比万达搞得好。

  六合南边的几个镇,其实除了玉带答主的小镇,其他镇都开始没落了,大部分人在外工作,出去买房,只有两座收费大桥极大影响了出行,本来化工园的存在就在环境上有很大的影响了,幸好仙新路过江和和燕路过江即将建完,很期待我们整个南部地区的发展也是最靠近市区的地方。

  栖霞区:答主第二熟悉的区,房子买在这,而且生活了6年,用1~6代表各区域说一下

  1:开发区,大多数电子厂和小部分科技产业园组成,千万别去日韩台企业就是了

  2:仙林,大学城,空气好舒适度高,不拥挤,新盖大量养老房,但也贵的一比

  3:迈皋桥,栖霞区的新街口,人多多多多,三甲医院省中西在这,大部分六合人通勤会到这里来坐车,为什么不坐s8?这里就不解释了

  4:燕子矶新城,以前的化工用地,周围是老安置房,这几年开发了好多房地产住宅区和两座大商场,以后发展很期待,毕竟靠着家

  5:马群,城中村,交通混乱,最近几年发展不错,去过几次

  6:八卦洲,旅游业和农业大力发展,但是都不见好,有钱人已离岛

  还有龙潭,去过一次,答主之前做物流管理的,龙潭是南京边界但这里有集装箱码头,以后发展可期

  先写这些,答主今天加班快下班了,干点正事先

  再说说鼓楼下关:

  老城区,5年前这里房均价还是整个南京最高的,现在也有突破天际的学区房。去机关单位办事去看病全市百姓都要去的地方,三甲医院、、省级机关单位、部队军区等行政单位集中在这。几个南字开头或结尾的大学老校区躺窝在这,不同于北京名校后来的修缮,南京的大学有着近现代和共和国初期的光荣,历史感很强和这座城市一样。

  再捡些我知道的从上往下说

  1.五塘村 幕府东路,现在改建之后有点儿样子,现在几个隧道一通比以前好走多了,不是太堵了。

  2.金桥玉桥市场,一个神奇的地方,整个城北的批发商场,对面是玄武区的南京商厦,十年前整个城北唯一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3.热河南路,老下关的新城滨江风光带很不错,但是局限在江边

  4.龙江新城,和现在河西一样现在已经缺少辨识度和老城区样貌有明显却别了

  5.鼓楼科技园,以前答主在苏宁慧谷上过班,鼓楼一些老大厦里的企业现在都搬过来了

  6.鼓楼广场,有最高的紫峰大厦,傲娇的鼓楼人觉得整个路上南京最吊的地方是鼓楼,新街口第二吊

  7.湖南路,为什么要拆呢?南京城区是不应许步行街的出现的,一个字太堵了,没办法南京城区人太多

  8.颐和路,我们曾经和万恶的资本社会一样,拥有自己的大house-,-

  知道的就说这么多

  玄武区:

  南京市东贵西富,“南穷北吊”,说说这贵的地方

  1.北京东路,市所在地,规划和管理着南京的市政建设,希望江大桥可以任期长点XD

  2.鸡鸣寺,老婆家做生意每年过年都要去敲钟拜佛,你以为过年南京城么得人了?呵呵天真

  3.一块神秘的jun区地段

  4.XX巷以前是最大的红灯区

  5.1912原来是酒吧一条街,现在是吃饭的地方了

  6.珠江路卖电脑的

  7.丹凤街卖手机的

  8.总统府,建议外地来的游客可以看看,有历史感是外地没有的,南京的这些博物馆性质的景点弄的都挺好的

  9.新街口-德基广场,奢侈品和大牌驻扎地,每件衣服5k以上,小潘西去了吃吃东西买买口红,最多两三个月的工资买个包包,南京周边各地的富婆是来淘货的

  10.明故宫,现在是遗址了,说是故宫跟公园没区别了,很可惜

  11.紫金山,来了来了,说到我们的紫金山风景区,必须说到中山陵,392级台阶爬上去,绕着墓室可以下去了,是的真的可以下去了,因为还有好多地方没有去的话就太可惜了,植物园、明孝陵、三月份的梅花山、美龄宫打卡的、海底世界等,要是玩累了可以坐缆车下来,不过比较贵就是了

  12.玄武湖,大赞玄武湖,晚上去真的美,尤其是两座湖中岛渐变色的灯光,答主五六岁的时候来玄武湖这里还有动物园,后来都搬去红山了。

  13.苏宁,南京人眼中的苏宁是个跟五星 国美一样卖家电的商场,但现在不局限于卖电器了,房地产投资现在占苏宁很大的比重

  14.别墅区,这里就是全南京最贵的地方,以后遇到住山里的南京孩子一定不要投去怜悯的目光

  秦淮&白下区:

  白下和秦淮合并,白下区万民哀嚎,,“你现在是秦淮区人了!”白下人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都下发通知了,你们也变成郊区人了。”“合并了我还是城里人,我还是白下的,怎么可能是秦淮的?”接连便是难懂的话,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抄个段子哈哈。。

  1.新街口,南京的宇宙中心,CDD和商业综合体林立,百度说中华第一商圈,我觉得夸大了,但是能排前三肯定的,好过长三角所有的市中心除了上海,最多的地铁出口,你可知这里的人有多少了,去年网约车出租车都不能停靠,就是停三秒接人送人都不行了,曾经的大陆第一高楼金陵饭店在这

  2.夫子庙,老门东,现在和某些城市的老街同质化,小吃挺多的,也挺有南京特色的,一到元宵节就是人人人人,真的挤不动,住在这有段时间不得不说小吃真的多

  3.月牙湖周围,南京新城建设最早的一批,以前都是高档小区,有亲戚在这,住过一段时间

  这里也是最代表南京的区域,其他不熟悉

  雨花台区:

  作为IT从业者,在软件大道上住过一年,这里是码畜生活集聚地。小时候也只是随着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过一次雨花台烈士陵园。

  1.软件大道,云集各种创业公司,最近两年互联网行业不行了,大多公司是死撑着和裁员,只有华为业务很繁忙,中兴没有国家注资也是半死不活的状态,这里的外包公司很多,没办法南京就这样,除了苏宁没有自己的独角兽互联网公司

  2.铁心桥,以前住在这一年,很多拆迁安置房,所以来南京的码农第一个歇脚点就在这,相当于新手村吧,这里有三江学院,小吃一条街很红火,网红月亮馍在这里,这里也是最堵的地方,最近通地铁了情况应该好点

  3.南京南站新城,南站就不说了,现在大多数人坐高铁都来南站,貌似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在新城这工作过一段时间,绿地盖了好多商务楼,最近放假又升咯

  4.板桥,板桥人民终于迎来了他们的第一座地铁,不过s3对于他们没啥卵用。有座梅山钢铁厂,这是上海的飞地,归上海管,貌似单位房子分的户口都是上海市的。天保驾校,我是从这毕业的,来着练车真是远,当时还没有十号线,一号线的分叉线路小行再下来坐黑车,说多了都是泪

  5.小行&安德门,规划的不好,可能是地段高低不平或者有铁轨的关系,整个市貌很杂乱

  6.卡子门,真应了这句话卡到这边堵堵堵,还有一个宜家在这,宜家的设计还不错,质量一般般

  建邺区:

  西富地区,南京市近十几年来全力打造的一个区,井字型的宽阔道路,完全是按照国外的街区建设,用中国著名的山川河流命名各条路,这里有河西CBD,各种大型商业综合体,三大科技产业园,奥体中心,高档小区林立。答主现在的上班的地方也在这,通勤比较方便,上下班开车不是很堵,地铁也很多。

  1.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这,云锦路上,来南京的小伙伴可以参观一下,很震撼,小时候来过几次。

  2.江心洲,以前是种葡萄农业地段,现在跟了建邺区了很富裕了,现在叫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你说牛逼不

  3.河西南,可以来投资

  4.南湖,也可以来投资

  浦口区:

  老家隔壁区最近成立江北新区了,直管区核心区都在这,反正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同是一个新区了,也要分369

  1.桥北,前些年准备在这买房子的,周围大型商场还有个弘扬广场游乐园,你看南京就这么一个像样的游乐园因为在江北,好多年轻人都没听过,还好没在这买房子,现在每天柳州路地铁口全是人排队,节假日坐过一次三号线,人太多

  2.珍珠泉,小时候去过,不知道现在设施更新了没

  3.不老村,最近一次团建去过,里面的游玩项目还不错

  4.青奥体育馆,去看过一次lol比赛,场馆真心不错,但是太偏了

  江宁:

  不好意思这个区只去过几次,也只是陪我老婆去过几次4s店,不过好多新南京人在这里扎了根,低房价新城区扎堆的制造业和大学城,和现在崛起的高端住宅区,已经摆脱南京老城区独立于城南的存在。建区面积和GDP是全南京市最高的

  溧水:

  近年来发展的跟六合差不多了,也更加宜居,但是离主城区较远,现在通了地铁发展更好了,去过无想寺环境挺不错的

  高淳:

  去过老街,跟苏南一些古镇一样,吃过螃蟹味道还不错,慢城挺悠闲的,当时坐车在里面兜了一圈,挺大的。其他真不熟悉

  南京说小很小,就城区那么点地方挤了600多万人,鼓楼区忌口密度一度排在中国前四,福利和交通建设全部集中在这里,没办法老城区周围不是紫金山 玄武湖 秦淮河 长江还有好多小山丘,极大阻碍了城区扩建的步伐。国企 机关单位 也是多的一比,大家看待工作的眼光和山东人差不多了,铁饭碗也许是好的,但是极大的阻碍了这座城市的新经济发展,希望这座城市能再次发光吧

  我大内斗省的省会城市,自然也把内斗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秦淮鼓楼玄武,老城区三剑客,高度自闭,处于鄙视链上游,然后还互相鄙视。

  宇宙中心大奥体,基建配套房价都是南京最好的,奈何以前就是个生产大队所在地,所以被扣上暴发户的帽子被老城区鄙视。

  江宁虽然发展的不错,都在本地人眼里就是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而且地处相对较偏交通也一般,去一趟就和下乡的心情差不多。

  三个小透明,给人的感觉都是各种发展各种操作,但就是没人去也不想去

  南京人潜意识里都不把这三地当成南京,然后很默契的就是连当地人来城区都会说“我要去南京一趟”。

  转图侵删

  谢邀。

  微博上有个ID叫 南京肉球妈 的发过一个微博,南京各区的十二时辰,作为南京人看了觉得抓住了各区的精髓。

  鼓楼区,是南京人口最多的区,GDP也仅次于江宁区。作为省所在地一般认为是南京最发达的城区,从新街口到江边,合并了下关区之后,这一优势愈发明显。鼓楼在南京最为人称道的就是鼓楼的教育,南京几乎所有的房价超过7万的学区房都在鼓楼,传统名校拉力琅,以及后起新秀银金芳都在鼓楼。大量的机构及高教的家属区都在鼓楼,对于教育的倚重使得鼓楼成了“鸡血”家长的大本营,适龄的孩子不是在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鼓楼区的名称来源是明清时期的鼓楼,作为古时的报时工具,矗立在鼓楼广场的鼓楼是南京过去的地理中心,和附近一街之隔但属于玄武区的大钟亭一起承担了过去报时之用。离鼓楼不远就是湖南路,过去南京主要的商业步行街,和新街口一起是南京主要的商业中心。但在大约在2016年,原计划修建一条连接地铁1号线和在建的5号线的地下通道因为一个宏伟计划扩建成地下商业街,但所托非人,项目面临夭折,近期也传出整体拍卖的消息,湖南路往日的辉煌不在。鼓楼也是南京主要的高校所在地,南大南师大河海南邮南艺南工南财等等均在鼓楼区,模范马路一线也是全国范围内中高级人才最为密集的地区,超过北京的中关村。两侧坐落着南财南邮等十余所大学,46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研发中心,10余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两院院士20余名,副教授以上专家3000余名,科技人员2万余人,包括国电南自、南瑞集团、中电14所等一堆高科技企业。南京智能电网产业占全国50%以上的份额,核心即在此。而整个鼓楼区有超过120多家科研机构、97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家省级以上大学科技园(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0万多名科技人员、57个博士后流动站、52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5个部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6名两院院士。省与湖南路之间的宁海路颐和路江苏路是著名的民国别墅区,是当初孙中山搞得首都计划里面的新式住宅示范区,遗存有大量的民国别墅。鼓楼区是名副其实的南京经济文化教育与科技中心。90%的省级机关也在鼓楼区,也是江苏省的行政中心。

  秦淮区,由原白下区和秦淮区合并而来,人口上在鼓楼江宁之后排第三。新的秦淮区基本就是过去南京的核心区。区名的来源就是秦淮河。1000年前,现在位置上的中华路就是南京城的主干道。从唐高宗开始,南京城上元江宁两县南北共治,城北属上元,从南宋建炎三年开始到民国撤销上元并入江宁县止,期间780年,上元县署就一直在现在秦淮区白下路101号的位置没有动过。秦淮区如其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南京城,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基本都反映在秦淮区。夫子庙江南贡院中华门朝天宫白鹭洲甘熙故居,秦淮河贯穿全区,十里秦淮六朝金粉尽在秦淮区。新建的老门东历史风貌区成了新晋网红旅游点,上图中的吃饭场景目测就是在老门东排队等小吃,像是酥油烧饼店外的长龙。秦淮小吃名声在外是老城南最大的特色。南京筑城史的源头是长干里范蠡修的越城,南京城开发的起点是孙权在朝天宫后山修的冶城,六朝的宫殿区就在现在朝天宫以东到内桥的位置。周瑜的大都督府有考证就在现在一中的位置,市井传说中的小乔墓就在一中的图书馆底下。这些都在秦淮区。秦淮区是南京的历史文化中心。

  雨花台区,解放初和栖霞区一起作为南京的郊区存在,为南京发展的储备区,区名的来源就是区内的雨花台。很长一段时间市在发文时会单独提到主城区是指江南六区,往往不包括栖霞与雨花。这种定位明显的影响了雨花台区的发展。现在的河西地区,从三汊河一直到秦淮新河,是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区,北部属于鼓楼南边属于建邺,但河西地区在2000年以前都属于雨花台区。这种储备区的定位使得雨花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切在2000年左右华为南研所成立之后发生变化,软件业成为雨花台区的一张名片,软件大道两边软件公司林立,2010年左右,中兴通讯南京公司成立,与华为直线距离不过500米,双子星的存在使得码农成了雨花台区最为人熟知的特点。

  建邺区,现在建邺区的地盘的一半都是区划调整后从雨花台区划过来的。区名的来源是西晋时期南京城的旧称建邺,其更早的渊源是孙权建都时的建业,去建功立业之意,如今,建功立业亦成为建邺区的官方宣传口号之一。从前的建邺区和秦淮白下鼓楼玄武一样,是城墙内的老城区,2002年后区划调整,搬出了城墙,在河西新建的城区。与别的城市远离市区建设新区不同,南京采用的是摊大饼直接靠着老城区建设新区。虽然建设伊始,也有鬼城的笑称,但短短几年建设已成为南京最具活力的城区。当初建邺区就在水西门桥头,正对面竖立着巨大的广告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建邺以奥体房市为人所熟知,买房去银行办贷款,放贷员看到奥体的房产都会笑称,哟,住到宇宙中心去啦。很长一段时间,奥体的房市引导着整个南京城的房市,建邺也成为南京房屋均价最高的区。由于限购限价政策的影响,南京房价也呈现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的问题,二手房价格都5万以上,而新房因为限价最高只有3万8,买一套挣一套使得摇号买房成了新的致富途径。但动则全款验资或者8成首付使得这场财富游戏也是少数有钱人的游戏,普通百姓也只能望房兴叹。但客观地说,建邺区整体上是南京人居环境最好的区,新建城区的缘故,道路宽敞,绿化水平一流,规划齐整,以中考均分全市公办前三的新城中学为代表的一线教育资源,临近奥体完善的健身体育设施,多条地铁构成的成熟的交通网,CBD的建设,奥南的总部经济区,作为南京现在人口最少GDP最低的区,无新区之名,有新区之实的建邺区在未来南京提档升级的发展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不过说到新区,不能把老南湖忘掉。作为建邺的原有部分,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安排拆迁居民和下放户建设了南湖社区,是当时江苏省最大的小区,也是南京最早的新区。但时至今日,南湖以老破小闻名,也是老城区中著名的教育洼地。以应天大街为界,北面的南湖大片区与南面的河西新城片区房价差价一万起步,教育质量更是全市前列和垫底的差距,所以建邺可能是南京贫富差距最典型的区。但是南湖地区依然有傲视全市的自豪之处,就是南湖的美食。早先南湖的道路还没名字,文体西街还叫七号路,便以美食名声在外。几十年来,南湖地区的小吃美食不断推陈出新,老店和网红交相辉映。现在文体西街的姐妹南湖砂锅店我开始吃是在华清池隔壁的,老南湖人会说叫澡堂砂锅。13路底站出来的夜市曾被小伙伴称为南湖旺角,而敢说文体西街北面的老华友坏话的肯定不是南湖人。

  栖霞区,和雨花台区一样,栖霞的建设整体是晚南京市区发展一步的。区名来源就是栖霞山,过去栖霞给人的印象一个是栖霞山,另一个大概就是二桥新港工业区的炼油厂。但后发优势使得栖霞的建设都如同白纸作画,遗留问题少,建设进度一日千里。仙林副中心整体的发展和建邺奥体是基本同步的,短短数年,仙林大学城拔地而起,依靠着和仙林建设一样的套路,燕子矶化工园都在旧貌换新颜。过去的南京城小小的城墙范围居住超过200万的人口,是全国城区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围绕老城区的建设的新城区就是为了疏散城区人口。与城西南的建邺对应,栖霞在城东北,随着紫东地区概念的提出,起点就定在了对标江北新区上,栖霞区无疑将会像建邺一样成为下一个新区。

  玄武区,南京市所在地,区名来源就是玄武湖。同鼓楼区一样,也是南京的教育科研重地,有着不输于鼓楼区的高教与科研资源,无论院士数量还是重点实验室数量都与鼓楼不相伯仲。东大南理工南林南农等均在玄武,江苏最好的中学(同时也颇具争议)的南外也在玄武。区的名称来源于玄武湖,加上辖区内的紫金山(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鸡鸣寺、总统府、南京博物院等,又和秦淮区一样,是南京重要的旅游区。玄武湖和紫金山都是南京的象征,不仅是外地游客常去的景点,也是南京本地人常去休闲踏青的场所。

  江宁区,江宁县是南京的母县,江宁成名源自西晋,取“江外无事,宁静于此”之意,亦是南京古称之一。民国划出县治部分成立了南京市,江宁县县治搬到了东山镇。90年代屡次申请县改市未果,最终在2000年改区,改区之后江宁的经济发展一日千里,是目前南京唯一一个GDP超过2000亿的区,在全国百强区的排名上也名列前茅。GDP发展是江宁的一块招牌。但作为县改区的遗留,以及县改市到县改区的周折,江宁区保存了大量独立性,在与南京其它老城区的一体化融合还在过程中。比如社保还在前两年才两地通用。而中考考高中,除开部分学校,大部分的老市区高中和江宁高中都只能录取本辖区的学生。江宁面积广大,占南京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南京人闲暇周末到江宁下面的乡村旅游也是江宁区的一块招牌。

  浦口区,可以认为是孙中山的遗产之一。浦口是解放后才正式出现的地名,来源是元朝时的地名浦子口,就是水滨之意。南京虽然是一座临江城市,但是总体上南京是围绕秦淮河发展的。长江和城墙一样,是南京的防卫设施,如同钱塘江之于杭州的地位一样。在孙中山的首都计划中,有单独一章浦口计划,前瞻性的提出南京的跨江发展策略。但这一构想迟迟未能实现。浦口的发展长期受限于过江问题的困扰,长江大桥日常堵车,即使新建了两条隧道三条地铁仍不能彻底解决过江难问题,南京包含二、三、四这些主要以过境车辆为主的大桥在内,总共只有4座大桥2条隧道3条地铁,对于同样临江的武汉有10座大桥3条隧道4条地铁。临江却没有像武汉那样均衡的跨江发展,天堑未能变通途是浦口长久以来发展的最大阻碍。随着江北新区的成立,浦口的发展无疑引来了一个巨大的机遇。

  本来只是偶尔看到上面的图片,顺便介绍下,没想到这么多人感兴趣,并非故意漏掉六合高淳溧水,因为图片里面没有~既然大家感兴趣,我就来扯完。

  六合区,六合区和浦口区是从过去的六合县和江浦县改制而来。区名来源是隋朝时因境内的六合山设的六合县,六合山和五台山类似,山有六峰,故名。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江宁区改区后迅猛发展有关。六合县虽在江北,但也是江宁府的旧地盘。从在国外的影响力来看,可以称得上是民间国歌的《茉莉花》即是源自于六合区金牛湖附近的民歌。在解放初的时候是南京主要的粮食基地,当初为了保住国家重点粮食基地的头衔,拒绝了本来规划在六合建设的一系列化工相关产业,相关产业移到了现在的仪征市。而仪征在解放初的规划中也是准备纳入到南京市范围内来的,仪征港和南京龙潭港区共同作为南京新港,统一由南京市来建设的,只是后来发展这一规划未能成行,仪征一直属于扬州管辖。因为这个缘故,在2001年江北两县改区的时候,出现了两个意见,一个是强强联合,即原大厂区和浦口区合并,六合县和江浦县各自改区,一个就是强弱组合,即六合大厂合并,江浦浦口合并,即现方案。第一个方案是相对变动比较小的方案,是市一级层面比较倾向的方案,但遭到了六合县的反对,认为当初自己为了响应国家粮食生产的号召放弃发展重工业,导致在新一轮发展中落后,如果采用第一种方案,六合想实现大发展太困难,基于此最后采取了第二套方案。但是十几年下来,客观的讲,六合和江浦未能像江宁那样改区之后经济发展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六合区主要的重工业还是集中在原来的大厂区范围。而大厂和六合这么多年仍未实现融合,大厂人不认为自己是六合人,六合人也不把大厂人看成六合人。现如今的江北新区明眼人能够看出即是当初选择第二种方案的修正,回到了第一种强强联合的方案。江北新区在GDP统计的第一年,即排到了全市第二。而这一轮调整过后,老浦口和六合两区GDP落到了全市末尾。对江北新区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但对六合区而言,影响非常大,个人感觉六合区大概率会恢复到改区前的储备区地位。这个从大校场军用机场搬迁到六合可见一斑。对了,说起六合,不能不说六合三大镇区之宝,六合猪头肉,龙袍蟹黄汤包和六合活珠子。活珠子是很多南京小潘西的最爱,但可能是像我这样看着就觉得过于重口不敢尝试的人。六合的活珠子和六合的雨花石(六合是雨花石的主产区)以及好一朵茉莉花一起,是六合在南京文化最突出的存在。说起雨花石,六合区以前有很多砂矿,就是我们建筑上用的砂。很多地方都在河道中挖,对于河道破坏非常大。六合的不一样,六合的砂矿是过去长江及其支流沉积的砂层,随着河道改变,砂层因为地质原因抬升,形成了现在的砂矿。雨花石的主要产地就在六合横梁街道的横山矿区,其实就是一个大砂矿,雨花石是采砂的副产品。但这种矿产的开挖对于环境破坏也很大,特别是植被和地表营养土壤成分,所以近些年已经全部关闭了。想去六合捡点雨花石可以去这些关闭的砂矿区试试运气了。

  说到六合区,不能不提到大厂区。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大厂区早在2001年六合县改区的时候与六合县合并消失。大厂区就是因为境内有南化南钢扬子等诸多大厂而得名。然而这个地理与行政概念一直存在于南京的语境中。原大厂区的人到现在还只会说自己是大厂的,不会说自己是六合的。这么多年,大厂区的人甚至一直在抱怨合并后大厂的领导都变成了“六合人”,流露着明显的挫败感。大厂人的这份自豪感由来已久,这里本来是六合县的一部分,解放前由范旭东先生在此兴建了中国最早的化工基地、远东第一大厂永利铔厂,成为近代中国化工产业的摇篮,其后南化南钢扬子一系列超大型国企,在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是最令人羡慕的企业。虽然远离主城区,但在过去很多年里,大厂一直是南京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区,“大厂人有钱”在过去的年代几乎是南京人的一种共识。在过去的鄙视链条上,可能会有老南京人瞧不起江北的六合江浦和江南的江宁高淳溧水,认为他们是乡下人,但大厂是在这条链条之外的。当然,这种鄙视链条在当今已经市场非常小了,并不为博爱之都的广大南京人认可,更通行的观点是,进了南京城,就是南京人。直到今日,就在半个中国的人都在抱怨没有暖气的时候,大厂扬子的住宅区已经享受了几十年的暖气。曾有大厂房产中介宣传说,扬子四小附近的小区,是南京唯一自带暖气的学区房。随着划入到江北新区,但并未列入核心区,大厂未来的命运也开始进入迷雾,传了很多年的南钢扬子搬迁慢慢从传言一步步走近现实,最新的规划图上,扬子厂区所在的地块已经规划成了滨江商务带。现如今,随着国有企业光环的褪去,大厂已荣光不再,不再是令人羡慕的高收入地区,反而成了距离市中心最近基础设施配套最完全的房价洼地,新街口直线距离20公里范围之内,还能找到1.5万房价的只可能在大厂,只是房龄可能超过40年。

  高淳区,说到“大厂人有钱”就不能不说“高淳人有钱”。高淳和溧水都是南京市最年轻的区。高淳溧水,以及常州的溧阳,本来都是一家人,名称来源是当年伍子胥挖掘的人工运河胥河,胥河又称中江、濑水,是世界上最早的运河,比扬州的邗沟还要早几十年。因在濑水之北,古音濑溧相通,故称溧阳。后溧阳分拆出溧水,溧水又分拆出高淳。作为行政区划名最早于明朝,更早是淳溪镇的旧称,以县治所在地为县名,按照县志的说法取地高民朴之意。高淳溧水属于吴语区,南京话属于江淮官话,两者差异比较大。学英语容易学高淳话难。高淳之前在南京的定位是粮食基地和六合类似,但实际上高淳真正务农的人并不多,最多的可能就是围绕固城湖的螃蟹养殖。高淳是著名的陶瓷之乡,建筑之乡,造船之乡和武术之乡。大量的建筑人员,从事的都是俗称包工头的工作,加上从事螃蟹养殖的养殖户,收入都非常可观。一到过年过节,回乡的豪车将宝塔路湖滨大道堵得水泄不通。高淳对于旅游的宣传做的非常好,无论是高淳老街还是慢城,知名度都非常大。去慢城看看油菜花,去固城湖吃吃螃蟹,回家的时候带些高淳豆干是很多南京人周末出行的常规选择。高淳一贯宣传的慢生活,城区中心即靠着固城湖,配合滨湖的一片别墅群,令人印象深刻。2017年S9地铁线通车,使得南京成为每个区都通地铁的城市。地铁走石臼湖大桥,近二十公里在水面之上,可能是国内最长的水上铁路,颇有千与千寻中海上列车的即视感,是最新的南京视频网红地点。从南京南到高淳,距离超过80公里,但票价仅十元左右。

  溧水区,不管你承不承认,溧水区都是在南京存在感最低的城区之一。区名就是溧水河。提起溧水,大部分南京人可能想到的是石臼湖、天生桥和傅家边周末摘草莓。石臼湖是南京地区最大的湖泊,溧水河是秦淮河的源头(另一主要支流是句容河。有的宣传会说秦淮河发源于句容,但从河流源头的判别上,溧水河更长,径流更大,是秦淮河真正的源头)特色种植农业之外,溧水区是现在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汽车制造,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制造,已逐渐形成产业集群。南京作为传统的汽车制造重点城市,在南汽衰落后渐入低谷,有望在溧水再次起飞。近两年,溧水是南京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18年经济增速仅次于江北新区,19年的投资项目排在江北江宁之后全市第三,也是多次强调重点发展的区域。同时规划建设了五个商业综合体,种种迹象隐隐让人看到当年建邺河西新城的超前规划。区域人口规划朝着100万走,现在才50万左右,预计不出几年,溧水将会出现较大变化。曾经溧水高淳溧阳最弱的溧水,当初只有溧阳一半的GDP,如今已经快速接近溧阳,赶上了金坛,大概率在三年之内超过溧阳。

  以上皆为一家之言,绝无冒犯各区之意。发展有先后,大家都是南京人。

  本回答已加入【南京,南京】套餐

  有什么关于南京的冷知识? - 李乐的回答 - 知乎

  南京市各区有什么特点? - 李乐的回答 - 知乎

  在南京玩,住在哪里最方便? - 李乐的回答 - 知乎

  南京「总统府」是一个什么景点,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和历史典故?

  南京「梅花山」是一个什么景点,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和游览建议?

  南京本地人爱吃南京大牌档吗?

  南京是个怎样的城市?

  南京有哪些坑爹旅游景点?

  南京为什么没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首都? - 李乐的回答 - 知乎

  配合观看。

  倚看秦淮初上灯

  奈何原为白下人

  北望玄武揽湖山

  不及鼓楼收下关

  王都不在建邺地

  栖霞空余燕子矶

  雨花台上无花雨

  江宁区内有江宁

  不卖桔子老浦口

  专卖猪头老六合

  要过溧水先出城

  要吃螃蟹到高淳

  桨声灯影食鸭胗

  虎踞龙盘常登城

  六朝烟火余袅袅

  金陵风骨在今朝


发布者:小小马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