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之前在P2P公司做过销售实习,准备继续读研,想就在成都这座城市,所以各位大神帮忙分析一下成都的金融行业就业环境吧!
2021.03.15更新
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之前一次面试时被对方领导问起的一个问题:工作这么几年了,跟当初一起在海外留学但是回来留在一线城市发展的同学们相比,有没感到什么差距?那个瞬间我脑海中一下浮现出好多同学,那些去北上深的,到了各家券商、基金、银行总部或者大区公司的。我直接实话实说了,感到有很明显的差距。当初留在一线城市的很多同学,大多经过四五年的锻炼,基本都在核心部门核心岗位上成为了公司或者部门的骨干员工,甚至个别资质优秀的已经当上了小领导甚至中层管理人员,更重要的是收入大多都已经到了一个比较可观的水平,比一直呆在成都的我高2-3倍是非常普遍的。
对成都金融行业求职不感兴趣的,可以直接拉到最后看彩蛋了。
关于这个话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
一、成都在全国金融行业的地位要怎么看?
简言之,美国那么大,也就一个纽约,最多外加一个芝加哥。欧洲那么大,也就一个伦敦。全球这么大,也就纽约、伦敦、香港。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我读大三时,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泽基来我们学校做招生宣讲时讲的,王教授回到学校任教前也是一位业界大佬。他说,如果你们想读商科并且将来想从事金融行业,一定不要离开纽约、伦敦和香港这三个地方。
当初的我根本没这个体会,现在觉得是真理了。所以,在国内要从事金融行业,一定不要离开北上深。其他类似成都、重庆、杭州、厦门等这一类二线或者现在流行叫什么新一线城市,金融这一块跟一线比差距一直是相当明显的,并且我相信还会越拉越大。
二、成都金融行业的岗位分布大致什么情况?
金融行业大体上就银行、券商、基金、信托、保险、金租这几类。保险和金租不了解,可大致参考前面几类。
银行除极少数城商行或农商行在成都设立总部,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都是区域分行。券商同理,总部位于成都的券商就川财、华西和宏信,原来还有国金,信托总部就川信和中铁。但基本上各家的核心业务和重要的项目团队都放在了北上深。成都一般只作为各机构的后台作业中心、运营中心等业务支持的中后台定位。
所以,成都的金融机构大致能提供的岗位就是:
1、银行总行、分行的中后台岗位,各网点分支机构的柜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
2、券商总部的中后台支持、运营中心岗位,其他券商的营业部柜台、经纪业务客户经理、成都业务团队
3、基金公司的渠道销售人员
4、信托总部的中后台业务支持岗位,其他信托的成都业务团队
三、上述各岗位在成都的数量和资质需求如何?
1、银行总行、分行中后台:基本没校招,需求极少。大体上一个科室就三五个人,官二代、关系户比较集中的地方,普通家庭背景学历背景的学生想要进入难度极大,除非有领导赏识+自身能力强硬+部门刚好极度缺人。
银行分支机构和网点:大量校招,需求较多。这年头刚进来的应届生基本就分配到这些地方,包括柜员、大堂经理、个人客户经理、公司客户经理。
在成都进银行,985+211毕业生基本是标配,多数还是硕士研究生,所以你去一些大银行的网点办业务,为你服务的大堂经理和柜员是清北复交的毕业生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2、券商总部中后台:校招和社招都有,需求极少。核心业务条线和核心部门跟上面银行总分行类似,如自营、投行、资管、固收等。运营中心和后台业务作业中心,条件会宽松一些,岗位也会多一些。
券商营业部:校招和社招都有,需求较多。营业部柜员的数量不多,最多的是经纪业务的客户经理,早几年还有要专科生的,这几年基本还是本科生起步了,学校一二三本都行,就是出去拉客户回来开户,让客户多放资金进去多做交易。
其他券商的成都业务团队:社招居多,需求较少,团队一般就三五个人,一般有人离职再招来顶上,如投行团队、资管团队、债发团队等。名校硕士+2-5年相关工作经验+CPA、CFA、FRM、司考四者其一基本是标配。
3、基金渠道销售人员:大基金两三个人,小基金一个人,社招居多,看人数就知道需求较少。名校硕士+2-5年相关工作经验是标配。
4、信托总部及业务团队:校招有,但非常少,社招居多,但需求较少,一个信托公司可能就几百号人,总部中后台可能就百来号人,业务团队一般也就三五个人。名校硕士+2-5年相关工作经验+CPA、CFA、FRM、司考四者其一基本是标配。
所以,整体上看成都的金融机构主要人员需求还是在银行网点人员、券商营业部网点人员,其他岗位的需求数量都非常少,要去到业务团队、总部中后台这些地方,要么自己实力过硬+刚好碰到用人需求,要么就得有点关系、家庭背景或者业务资源。
四、为什么要在成都从事金融行业?
我大概想到这么几种情况。一是家里在成都关系背景深厚的,回来能进到各机构核心部门核心岗位的,跟一线的收入差距都是次要考虑因素。二是老家是成都的,比较恋家的,希望陪在父母身边的,或是喜欢和朋友同学兄弟姐妹经常聚会的。三是外地来成都读书,适应并喜欢成都的生活节奏,最终决定留在成都发展的,或是找了个本地女朋友或者老婆,两口子决定在成都定居的。四是不甘愿受累于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或者一些不友好的地方政策(比如购房资格、高房价、子女教育等)选择工作几年回到成都这种二线城市发展的。
其他的理由我就不穷尽了。基本上,真正高度认可成都的金融行业环境而一心要选择在成都从业的人可以说是极少数。
五、其他
因为看到题主提到P2P,再多说两句。现在金融行业的范围好像也是越发扩大,做P2P的、校园贷的、路边摊POS机刷卡套现的、扫楼办信用卡的、cold call卖保险的、路边XX投资管理公司放高利贷的等等等等,所有人都说自己是做金融的,呵呵。上面提到的是我认为金融行业中比较主流、靠近核心的一些机构和岗位的情况,如果想真正从事金融这个行业,还是希望尽量进到这中间来。
另外还有私募和很多的三方理财公司,简单补充两句。成都大大小小的一级二级私募没查证过,几百家应该有?管理规模大的极少,全国知名的也就那么几家,私募因为人少,人员需求也就少,一般社招为主。因各家私募水平参差不齐,招人质量也是高低都有,但绝大多数私募都不是好的选择,一些国资背景、大公司背景的私募会稍好一些。三方理财公司的话,就是代销各家金融机构的产品了,卖理财、卖私募、卖信托、卖保险等等,你能想到的产品它那都有,纯销售工作,从业门槛低,人员需求也比较大,员工流动性也大。
最后总结一下,想真正从事金融行业,并且进入到主流核心圈子,名校毕业,能力出众,有点背景关系当然更好,尽量留在一线城市发展。非要在成都发展的话,学历、能力、家庭背景、证书、机遇,至少五选二才有较好的机会。
彩蛋
面试我的这位领导是某头部信托公司成都这边的负责人。我其实根本没投过简历,是突然有一天他亲自给我打的电话,先自我介绍了一番,说想招个人,问我有没有兴趣去聊聊,语气语调挺像那么回事,约的见面地址也确实是那个单位的所在地,我想真要是个骗子,也不至于骗我份简历。挂了电话,我当时还觉得难道天上掉馅饼了?一个底层小员工,在职岗位跟对方要招的岗位匹配度也不高,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伯乐?
面试当天,他开场问了好几个业务上的问题,因为我本身也不是做业务出身,答得马马虎虎,没有让自己和对方很满意。后来他很自然地过渡到了家常环节,问了问家属情况,住哪,买房没,有没孩子之类的。这会对方很自然地介绍起自己的家庭情况,提到他有个女儿今年参加高考,他正考虑把她女儿送出去念本科,刚好最近在重点考察我简历上的这个学校。之后他问了我很多有关学校整体、专业选择、食宿生活等等方面的情况,我们聊了很长的时间,以致我开始产生幻觉,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缘分?
临走前,我不放心招聘的事,借口问了下如果这轮面试通过接下来是什么流程。他就说我们公司是行业top你也知道的,你看办公室外面我这手下还有总部那边加起来几十个员工都是哈佛剑桥之类回来的高材生,前一阵刚推荐了一个北大的毕业生给总部面试,最后也没有通过,难度肯定是很大的啦云云……傻子也听得出来这是在劝退了吧。
回来我跟老婆聊起这事,她安慰我说没事,外面机会多着呢。之后我俩越聊越觉得像是被套路了,没有投过简历,对方主动联系,猎头都没看上,还对方领导直接点杀?其实不就是打着招聘的旗号让你去给人家女儿做个免费的升学指导嘛,还要点脸不?
发布者:海克斯的心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