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有很多小伙伴毕业了在问我:成都链家到底怎么样?
其实我觉得我也是说不好到底成都链家是好是坏,随意就聊聊我在链家上班半年以来的切身感受以及相应的思考吧。
我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虽然成绩和专业不怎么样,但是学历是正儿八经的211学历。出身社会在一群普通本科和专科中,我算比较有优势的一类。这也导致我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好高骛远,错过了很多在目前看来非常不错的工作机会。
上一份工作辞职后一直到12月,在家里实在玩不下去了,试着找工作最后也没有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最后觉得一直在家啃老也不是个事,咬牙回复了Boss直聘上一位链家hr的私信,去了链家总部面试,最后顺利入职。
最开始链家吸引我的相信也同样吸引着绝大多数人:本科5500的无责底薪。
我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是真的。前三个月只要每天按时考勤,完成很基础的工作量比如空看房源,录几个电话,做一点线上数据,5500绝对可以全部拿满。但是伴随着这5500的薪资,给你带来的是近乎压抑到极点的心理压力。
这一份压力来源于哪里?
首先是转正,三个月后,如果没有完成相应业绩目标(8000)既没有转正,那么将会进入一个所谓的考核淘汰期,这时你的转正业绩目标会随着时间递增,既第456个月分别对应(10000)(12000)(15000)的业绩目标,完成既转正,如果没有完成,那么第6个月结束后就被淘汰了。相应的考核淘汰时期的薪资就不是5500了,而是5000。
会有小伙伴告诉我,我根本不想转正,只想混完这六个月底薪完事溜溜球。好,这是我要说的最大的一部分压力。讲这份压力之前,我先讲讲链家门店店长的薪资。店长的薪资除开普通保障以外,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门店利润分红。门店的利润就是大家卖了房子收到的服务费减去房租水电啊这些所谓(成本)
一个店长想要自己收入提高,会有两个办法。第一是增加门店业绩,门店成交多自然利润高,第二就是缩减(成本)。那么除了平时门店的小伙伴节约用水电以外,还有啥节约的呢。那就是减少吃底薪的新人数量。为什么?因为给新人发放的无责底薪是算在门店(成本)里的。换句话说,你的工资,是你店长直接掏给你的。当你入职一个月以后,他们就会给你施加巨大的压力催促你转正。
至于为什么转正后工资不算(成本)我后面会说。
他们会让你提前考勤,延时下班,一天工作接近14小时是常态。布置的任务没有完成,比如没有带看等等,开会赋能就是两小时起步。当然你也可以置之不理,那么链家最狠的是,店长可以直接开除一个人,开除一个人他本月工资只能拿到最低的1780。当一个店长觉得一个新人没有希望转正的时候或者觉得无可救药的时候,就会采取这一手段了。
抱歉更新有点慢,最近有点忙。
再来说说之前提到的转正以后的工资为什么不算做(成本)。这里就需要简单说一下链家目前的薪酬制度,借薪制。
举例讲,一个经纪人小张5月没有提成收入达到3000,只有1000,那么在6月15日的时候公司发放的薪资是对应经纪人职级的保障薪3000,保障基本的生活。但是这多的2000不是白送的,而会有一个未完成基础任务额2000在你的工资备注里。当小张6月提成收入达到4000的时候,7月15日得到的工资也只有3000,未完成基础任务额这个时候显示1000。当小张7月提成4000的时候,8月15日得到的工资还是3000,这个时候显示的未完成基础任务额就归零了。简单来说,公司会在你没有业绩的时候保障你,但是当你有业绩了,就会让你还回来。当一个人的未完成基础任务额达到一个临界点(12000-50000不等,看经纪人职级而定)的时候,就面临淘汰。当然这钱不算借贷关系,公司不会追债。
这个制度会造成什么:
1.经纪人有保障,且就目前的新的保障计划实施以后,针对已转正的入职一年内的经纪人,实际上已经不存在借薪了。
2.不好的就是,如果说一段时间例如3-6个月没有业绩,会直接影响后面3-12个月的作业心态,因为后面的业绩被前面的借薪稀释了。
3.最重要的就是:转正后的经纪人,是没有底薪的,只有提成。
在针对上面说的入职一年内的转正员工的保障解释一下。简单说就是保障每个月有4500的收入,没有达到的话每个季度补齐。这个是公司的福利,例如小张789三个月每个月都借薪3000,0收入,总共借薪9000。那么在10月15日结算9月工资的时候发放的工资是4500,借薪清零,4500*3-3000*3。仅一年,这个一年是从入职开始算的,不是从转正开始算的。限制条件是工作量考核和业绩考核季度倒数直接走人。因为链家不会白给钱,这个制度是保障愿意做业务的人。
然后再聊聊,我对链家这个公司包括人员结构以及个人发展的思考。这里针对想长期做下去的小伙伴
其实我能做这么久是个意外,我本身是打着过度3-6个月的目的来到链家的,准备转正后就走。但是为了拿够5500的薪资,还是认真工作。三月的时候因为自己的房客源积累接连成交。加上疫情原因,转正后根本不敢离职,就一路做了下来。
我目前的工作情况是:目前职级A3,到目前房源成交3套,客源成交7位。
是整个区域同期的员工第一名。6月业绩门店第一,大区第六,商圈经理许诺8月晋升店经理,因为必须司龄够半年。
但是在六月底和七月初的时候我思考了很多,我觉得已经背离了自己的初衷,或者说我本不想在这个行业深耕。
同时我很矛盾,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矛盾的点是,我不能接受在这个行业深耕,但是就目前我的成绩以及我的学历在链家的未来是一片光明的,我不敢保证在一个体面的企业能做到同样的高度。
而让我可能感觉最不好的就是链家的人员结构了。如果说店经理到店长到商圈总到区域总算链家的中低层管理的话,就有一个很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学历几乎是逐级递减。虽然学历不是评判的唯一标准,但是这些人几乎都是行业老人,从那个中介坑蒙拐骗的年代生存下来的人。几乎是链家目前不可撼动的中坚力量,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很多这个行业最负面的行为和思想,以及我之前提到的几乎粗野蛮横的管理方式。
链家一直在奉行新经纪人时代,但是,这个公司的所谓新,仅一个美好蓝图,大量招收本科生但流失高得离谱,用着业内最先进的系统但是还奉承着最老的作业模式和薪资制度甚至收费模式。
今天先到这。有问题可以私我 ,缘分回复
缘分更新哈哈哈哈
上次忘了讲个人发展了,这次好好讲讲我个人的思考哈。
链家一线岗位的纵向晋升:经纪人–店经理–商圈经理–区董–大区总监–大部总–城市总
(大区总监基本上是一线的天花板了,大部总和城市总可以理解为成都链家的绝对高层了,现在的城市总是北京直接委派的)
横向发展的话,就是换编制到贝壳找房的职能部门里面,有hr、培训专员、贷款专员等等一系列职能岗位,再相应晋升。
个人发展,这个是从六月份开始就摆在我面前的问题。可以这么说哈,我如果愿意我随时可以晋升到店经理(类似于小组长)这个低级管理岗。
可以说,店经理和普通经纪人就没有区别,就是保障薪资也就是借薪额度还有提成点,每个月比同级的经纪人多,比如一个M3店经理的待遇和一个A4的经纪人是一样的。
但是店经理需要对一个小组负责,需要招聘新人,培养他们,留下他们。小组的业绩他们对商圈经理负责,有更大的压力,完成不好就可能被免职。
店经理有一个福利就是组上的新人的业绩他们可以抽成10-20%,以新人的职级来决定抽成比例。以我自己的师傅举例,我到目前为止,我个人名下的业绩达到了15万,大部分是以20%被师傅抽走的(我A1的时候两个月一口气做了接近10万业绩直接跳级上了A3),我的师傅在我这里抽成就有3.7万左右,换算成工资接近两万块,这是培养一个新人的福利。那么风险就是,如果一个新人没有培养出来,离职了,店经理有相应的处罚,流失多了也是免职。
每周还有多到让人发吐的会议,述职,踩盘,名目繁多的考核,各种杂事,庞大的压力。
拿着不稳定的薪水,担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
那么店经理再晋升就是商圈经理,这一步,卡死了无数优秀的店经理。我这么说,现在外面那么多德祐,远投,21世纪等等加盟品牌,他们的店东,大部分都是链家出去的没有当成商圈经理的老店经理。
就算够优秀晋升到商圈经理,除非幸运遇上补漏,到一个成熟门店,否则就是去带一个新门店。到新门店,以前的组员,以前的商圈经理几乎不可能放走跟你一起去新门店,加上老员工极少,全是新人,能做业绩的就那么几个,结合我之前讲过的商圈经理工资,可以想象这样的晋升之后的道路是多么凶险,十不存一吧。
再之后的晋升,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不用多说了。
好了,我个人的想法是,我当一个店经理,又怎么样?
以我现在的年纪,现在的冲劲,去一个我喜欢的公司喜欢的行业,拿出以上的全部努力,同样是打拼,可能后者我更能接受。
今天想给大家说,销售这个行业,30岁40岁都还可以做,有些事,二十多岁不做以后就没法做啦~
当然,以上是我个人观点
但是,链家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你付出多少,得到多少的地方。我一个大学毕业刚一年的小男生,这段时间每个月稳定8k以上工资,下个月工资30k以上,这就是这个平台的魅力。如果打定主意,想要做这一行,链家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今天到这里,之后我会分享一些之后我离职路上的小事,各位晚安
大家好久不见,我已经在走离职手续了,祝各位想要入职链家的小伙伴顺利。
离职的导火索是我被一个房东投诉了,然后扣了我五百左右的工资。钱是小钱,但是让我心里感觉超级不舒服。
仔细讲讲这回事。这个房东95年女生,供职于国家事业单位,卖的房子是成都建设路很有名的楼盘。是我带的客户买了她家的房子,所以一开始见面就是我帮着客户杀她价,加上他们家和她都有点想占小便宜,所以彼此印象都不好。
事情的过程是因为客户先卖再买加上房子有共有产权需要做委托公证以及客户公积金贷款的原因,从四月底草签定金一直弄到八月才过完户,交易周期拖得特别长。这个房子还涉及到包租公司所以四方沟通一直是很恼火的问题。
之前提过房东一家都爱占小便宜,所以他们在客户都做完公积金贷款面签以后都不愿意接触包租合同想多收一个月租金,最后的结果就是在需要解约的那个月包租公司搞了一户新租户进来,房东需要多付1万解约金(类似于遣散费),这个时候房东一家就开始找我们中介闹了,但是他们没有占理加上还需要我们办完过户手续,所以还没有投诉撕破脸。
过户的时候,因为办理的委托公证书要求只能受托人以委托人名义收款,所以资金监管的首付只能以委托人也就是房东叔叔的银行卡收款,在现场的时候房东本人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办理完过户之后,房东就以这个收款问题向链家北京总部拨打了投诉热线,诉求是没有明确告知收款方式,资金不安全云云,要求链家赔偿10000元。
反正在我看来这个房东就是预谋已久想要链家帮她把包租违约金解决了,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钱拿到就行了。
可笑的是链家居然答应了这个可笑房东的可笑诉求,在没有任何调查(至少没有找到我这个当事经纪人)的情况下,对我做出了警告处罚,并且赔偿金额以业绩形式从该单所有经纪人业绩中扣除,扣到我身上大概就扣了500多工资。
事后我已经打定心思要离职了
业绩做的好,按我的提成点,10000业绩我能拿4000工资就不错了,大头都是公司拿了,出了事,公司反正觉得有的是人,你经纪人死活我不得管,你经纪人出去顶就是了,是死是活和公司无关,少了一个你,还有的是人。
你经纪人尽管去死就好了
不管这份工作多能挣钱,但是我作为从业人员,被公司骂,被客户骂,被房东骂,在房管局被银行资金监管的人骂,被总咨询台的人骂,被柜姐骂,甚至被保安骂,我都不敢还嘴。同学聚会我羞于说自己是干中介的,没有一点社会尊严和社会地位。有房有车我又不是缺钱为什么要受这个气?
本文在此就结束了,我的链家旅程也结束了。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很感激遇到的师父和伙伴们,但是适合与不适合,我觉得是看个人,我最后得到的结论是无比的失望。
发布者:爱游戏的王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