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年会丨航锦科技:北斗三号组网为公司带来新机遇
03.年会丨振芯科技:期待北斗系统给全球位置服务行业带来新变化
04.官方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主席王兆耀在年会开幕式上致辞
05.官方丨年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在年会开幕式上致辞
06.重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发展》报告全文
07.年会丨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成就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08.年会聚焦丨李祖洪、王永泉获北斗奖
09.年会聚焦丨杨长风、刘经南等院士专家为成都北斗产业发展献策
10.年会聚焦丨杨军:北斗系统将发展脉冲星、量子导航等新技术
11.年会聚焦丨处于商业化初期的北斗应用,该往哪走?
12.年会聚焦丨看北斗这些新应用如何撬动万亿级大市场
13.郭信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
14.周儒欣:卫星导航产业进入了“黄金十年”
15.王永泉:聚世界之力,绘北斗蓝图
16.导航+通信:无时不定位,无处不覆盖
17.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丨刘经南院士:北斗+5G为何能引领新基建?
18.北斗三号首个省级示范应用落地湄洲岛,瞄准千亿卫星产业集群?
19.国办印发新《规划》要求推动北斗系统在高精度定位领域应用
20.《百家讲坛》丨听北斗人讲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秘密
21.重磅!“十四五”期间,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将实施
22.公告丨北斗RNSS技术体制分理服务不再纳入北斗导航民用服务资质管理范畴
23.中国高铁跑得稳,天上“北斗”功不可没
24.优势在哪?产业化之路前景怎样?听杨长风总师解密北斗
25.攻坚核心技术!国家卫星定位工程中心与高德地图成立数字地图联合实验室
26.千寻位置公布全球最大规模高精度定位路测的阶段性成果
27.科普走进常州校园,院士讲述北斗故事
28.北斗助力中国城市内环高架转体桥建设取得突破
29.进博会保电工作圆满完成 北斗系统成利器
30.官方丨北斗三号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取得重大里程碑成果
31.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斗三号卫星总指挥迟军获第十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
32.第三届中国—东盟北斗应用与产业发展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
33.杨长风总设计师受邀出席2020世界5G大会并作主题演讲
34.杨长风总设计师获评“2020年度科技人物”
35.《北斗卫星导航术语》等19项北斗领域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36.智能驾驶,真的值得相信吗?
37.北航空事卫星一号发射成功丨将推动我国空管系统全球化建设进程
38.商业卫星论坛:北斗三号要真正走出去,需实现星际导航增强
39.水深4000米!北斗海-气耦合观测浮标成功投放印度洋
40.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中高轨与低轨卫星结合,下一代量子通信可全天候工作
41.12000只羊(肉)怎么保证“安全”到达,北斗+冷链运输全程可视可控
42.“无人化”逐步成为主流,北斗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大展身手
43.重大突破丨北斗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完成全部技术验证
44.授时中心:北斗三号时间服务性能相比北斗二号提升50%以上
45.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全球领先
46.东博会丨冉承其主任.东盟国家能优先享受北斗精准时空服务
47.聚焦丨《北斗卫星导航术语》等19项北斗领域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48.中国-东盟北斗总部基地揭牌,北斗三短报文成首批签约项目
49.月桂奖丨北斗三号卫星总指挥迟军摘得领导卓越奖
地方动态
01.【湖北?武汉】北斗赋能智慧城市 垃圾清理及时高效
02.【广西】官方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斗综合应用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03.【湖北?武汉】桥面动分毫,北斗秒“知道”
04.【内蒙古】北斗成为森林消防系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05.【北京】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网建成 助力电力数字化转型
06.【新疆】北斗助力保障电网覆冰监测数据稳定传输
07.【浙江】电缆井盖应用北斗提高维护管理效率
08.【陕西】北斗+进程加速,推动北斗卫星与各领域应用融合
09.【山东?潍坊】带动产值近10亿 北斗科技创新项目区赋能城市发展
10.【广西】广西正成为中国北斗“走出去”的重要支点
11.【山东?济宁】北斗助力 中国城市内环高架转体桥建设取得突破
12.【内蒙古】顺风耳北斗+千里眼无人机 守护北疆绿色长城
13.【重庆】北斗、GPS双定位加持,青桔强势进入重庆城市慢行系统建设
14.【北京】北京地铁:正试点应用北斗、5G等新技术,可实现亚米级定位
15.【陕西?渭南】华洲:建设北斗卫星数据传输系统 强化偏远地区防灾减灾能力
16.【甘肃】基于北斗短报文建立的电网运行体系 保障甘肃百万用户用电安全
北斗前沿
01
官方丨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成都召开
11月23—25日,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成都召开。这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后,我国首次举办的大型卫星导航交流盛会。本届年会以“卫星导航,全球新时代”为主题,全面聚焦北斗系统迈入全球服务新时代所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携手社会各方共创北斗卫星导航事业建设发展美好未来。自2010年首届年会召开以来,年会聚合国内卫星导航资源、助力卫星导航产业整体发展、推动北斗卫星导航产学研用商深度融合,逐步发展成为北斗系统在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商业技术三个维度融合发展的大型交流平台。
02
年会丨航锦科技:北斗三号组网为公司带来新机遇
北斗系统进入全球服务新时代,北斗三号建成开通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召开前夕,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与北斗网记者交流了公司在发展布局的改变。
▼ 点击进入链接查看详情
https://mp.weixin.qq.com/s/1S7IpU2JQU_xYmgvV8vpvg
03
年会丨振芯科技:期待北斗系统给全球位置服务行业带来新变化
11月23日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将以“卫星导航,全球新时代”为主题,这也是北斗三号系统建成开通后,我国首次举办的大型卫星导航交流盛会。日前,北斗网记者采访了振芯科技董事、成都国星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章,他谈了在北斗应用与产业发展方面的期待。
▼ 点击进入链接查看详情
https://mp.weixin.qq.com/s/H61VBqYVsGemfY7OrqoGiQ
04
官方丨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主席王兆耀在年会开幕式上致辞
11月23日,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四川成都盛大开幕,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主席王兆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 点击进入链接查看详情
https://mp.weixin.qq.com/s/1r245PYpYgygnQtd77uDyw
05
官方丨年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在年会开幕式上致辞
11月23日,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年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 点击进入链接查看详情
https://mp.weixin.qq.com/s/o2SbBQIu95IZIL86KYw0qg
06
重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发展》报告全文
报告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建设,第二部分应用推广,第三部分国际合作。
▼ 点击进入链接查看详情
https://mp.weixin.qq.com/s/e2h4murQzZ0xX96OYRTKuw
07
年会丨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成就博览会在成都举行
11月23日,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四川成都召开,同期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成就博览会,受到广泛关注。
▼ 点击进入链接查看详情
https://mp.weixin.qq.com/s/XS5xk0ZnWdXVOJZnghaMQg
08
年会聚焦丨李祖洪、王永泉获北斗奖
11月23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的开幕式上,北斗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李祖洪,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王永泉,获颁“北斗奖”。
09
年会聚焦丨杨长风、刘经南等院士专家为成都北斗产业发展献策
11月22日,卫星导航年会的配套活动之一的四川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
论坛以“北斗赋能智慧四川”为主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首席科学家曹冲等院士专家围绕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趋势及四川、成都导航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研讨。
10
年会聚焦丨杨军:北斗系统将发展脉冲星、量子导航等新技术
11月23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杨军在成都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展望“北斗”的未来。在本届年会的各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主管部门报告环节,“弹性”成了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之一。而新兴技术正是为卫星导航系统注入弹性的重要力量。
11
年会聚焦丨处于商业化初期的北斗应用,该往哪走?
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面部署工作完成,北斗系统开启了全球服务的时代,同时也给下游产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和热度来看,尽管目前还处于北斗应用的商业化初期,但在智能穿戴、无人驾驶等领域已有需求爆发的可能。在日前开幕的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业内人士对北斗导航下游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2
年会聚焦丨看北斗这些新应用如何撬动万亿级大市场
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100余家参展企业展示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最新应用与服务,不仅有测绘、导航、减灾救灾等典型场景,还有与5G、物联网、无人驾驶等新兴技术相融合的新场景。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23日在年会上发布的报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发展》,10年来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9年达到3450亿元,今年有望超4000亿元。
13
郭信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
11月23日,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将在四川举行。年会前期,北斗网记者专访了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信平,他针对企业未来发展和北京市北斗产业创新基地同记者进行了交流。
14
周儒欣:卫星导航产业进入了“黄金十年”
即将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将以“卫星导航,全球新时代”为主题。随着系统全面建成开通,未来北斗产业将有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据此,北斗网记者专访了北斗星通的董事长周儒欣。
15
王永泉:聚世界之力,绘北斗蓝图
11月23日,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将在四川举行。年会前夕,北斗网记者专访了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泉。司南导航作为较早踏入国际市场的卫星导航企业,王永泉分享了面对当前全球化新时代发展的经验。
16
导航+通信:无时不定位,无处不覆盖
11月24日,在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期间,“卫星导航与移动通信协同发展论坛”成功召开。论坛以“卫星导航与移动通信协同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吸引了120余位专家与学者参会。
17
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丨刘经南院士:北斗+5G为何能引领新基建?
日前,“第四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GFM2020)”在德清召开。本次大会旨在探讨未来的城市、未来的出行、未来的汽车如何为居民提供更加经济、便捷、安全、科技友好的新出行方式。
在论坛的演讲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中心主任刘经南就北斗+5G引领新基建进行了发言。
18
北斗三号首个省级示范应用落地湄洲岛,瞄准千亿卫星产业集群?
10月31日,以“天上北斗,海上妈祖”为主题的“北斗应用示范岛”项目在湄洲岛启动。这是继上月在榕通过评审后,福建省北斗综合应用示范项目的首个产业大动作。
19
国办印发新《规划》要求推动北斗系统在高精度定位领域应用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北斗等卫星导航系统在高精度定位领域应用。
20
《百家讲坛》丨听北斗人讲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秘密
在本期的《百家讲坛》科学公开课,“北斗人”,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工程师王丹便向我们讲述并科普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这一成就背后,无数的北斗人是如何克服各种“不可能”任务,用中国速度建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1
重磅!“十四五”期间,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将实施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正式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22
公告丨北斗RNSS技术体制分理服务不再纳入北斗导航民用服务资质管理范畴
为进一步开放北斗RNSS公开服务,促进市场化应用,北斗RNSS技术体制分理服务不再纳入北斗导航民用服务资质管理范畴。
23
中国高铁跑得稳,天上“北斗”功不可没
10月28日,国新办就2020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春耕介绍,目前,大概有698.61万辆道路营运车辆已经安装使用北斗系统。交通运输部出台了交通运输行业应用北斗卫星的专项规划,铁路、公路等重点领域的政策指导正在不断加强。
24
优势在哪?产业化之路前景怎样?听杨长风总师解密北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水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星际探测、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这一表述背后释放了什么新信号?我国北斗优势在哪里?北斗产业化之路前景怎样?关于这三个问题,听听全国政协委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怎么说。
25
攻坚核心技术!国家卫星定位工程中心与高德地图成立数字地图联合实验室
日前,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宣布与高德地图共同成立“数字地图联合实验室”,双方共同搭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
该实验室将依托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高德地图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充分整合双方核心资源,搭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在共性技术和前瞻技术方面展开合作。
26
千寻位置公布全球最大规模高精度定位路测的阶段性成果
11月4日,千寻位置公布全球最大规模北斗高精度定位路测的阶段性成果。目前,路测团队已跑遍国内近半地区,包括北京、上海、武汉、杭州、重庆、昆明、成都、长春、广州、西安、兰州等城市快速路,以及G15、G40、G42、G50等高速公路,累计里程超过9万公里。
27
科普走进常州校园,院士讲述北斗故事
近日,北斗智能卫星导航科技创新论坛在江苏省常州市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级顾问谭述森受邀做专题讲座,常州市多所中小学校长、全市科技教师及优秀学生代表近百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28
北斗助力中国城市内环高架转体桥建设取得突破
近日,在山东济宁东外环路与新兖铁路交汇处,随着两台千斤顶的牵引,经过45分钟的逆时针转动,重达18000吨的转体桥成功跨越新兖铁路,标志着我国城市内环高架桥建设取得突破,北斗系统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9
进博会保电工作圆满完成 北斗系统成利器
日前,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落下帷幕。作为本次进博会的电力运行保障单位,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揭秘”了为这一切提供保障的“利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5G通信技术。
30
官方丨北斗三号加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取得重大里程碑成果
近日,国际民航组织导航系统专家组第六次全体会议以视频会议的形式成功举办,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89项性能指标技术验证全部通过,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进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工作的最核心和最主要任务圆满完成,表明北斗三号全球系统为全球民航提供服务的能力得到国际认可,为全面推进北斗航空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31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斗三号卫星总指挥迟军获第十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
11月18日,在第十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斗三号卫星总指挥迟军获得第十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领导卓越奖。
32
第三届中国—东盟北斗应用与产业发展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
11月26日,第三届中国—东盟北斗应用与产业发展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本届论坛以“产业新发展、融合新生态”为主题,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厅承办,中国—东盟卫星导航国际合作联盟、广西卫星应用产业协会、中兵北斗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三院联合协办。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有关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商协会等机构的多方代表,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参加了论坛。论坛包括开幕式、成果发布及签约、主题演讲和圆桌对话等环节。
33
杨长风总设计师受邀出席2020世界5G大会并作主题演讲
11月26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主办的2020年世界5G大会在广州举行,本届大会主题为“5G赋能 共享共赢”,围绕5G领域的前沿技术、产业趋势、创新应用等开展交流与讨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受邀出席主论坛并作题为《北斗+5G 万物互联》主题演讲,围绕北斗系统迈入全球服务新时代、北斗与5G发展前景等方面内容进行分享。
34
杨长风总设计师获评“2020年度科技人物”
11月27日,由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2020“年度影响力人物”荣誉盛典在北京举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获评“2020年度科技人物”。
35
《北斗卫星导航术语》等19项北斗领域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0年第26号公告,批准发布了《北斗卫星导航术语》等19项北斗领域国家标准,涵盖了基础、数据格式、芯片、模块、终端、模拟器和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等多个重点领域。
本次发布的19项国家标准由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和组织制定。19项标准发布实施后将有效规范北斗基础产品的数据格式、指标体系和测试方法,解决目前北斗系统稳定运行、应用推广和产业化对国家级标准的迫切需求。
36
智能驾驶,真的值得相信吗?
作为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以及5G技术融合最直接的应用,无人驾驶、自动巡航等智能驾驶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包括前段时间千寻进行中的全球最大规模北斗高精度定位路测,以及各大公司进行中的无人驾驶测试,都在助力智能驾驶加速落地。
37
北航空事卫星一号发射成功丨将推动我国空管系统全球化建设进程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6日11时19分,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北航空事卫星一号” 搭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38
商业卫星论坛:北斗三号要真正走出去,需实现星际导航增强
日前,2020丝路国际商业航天产业联盟大会商业卫星分论坛在西安举行。论坛聚焦商业航天,从卫星研制、测运控服务、星基导航等方面探讨商业卫星的前沿技术、产业动态,分析产业逻辑与未来格局,探讨商业卫星发展的可能。
39
水深4000米!北斗海-气耦合观测浮标成功投放印度洋
2020年10月,中国科学院“实验3”号科考船在印度洋赤道区域成功投放海-气耦合观测浮标一套,投放点水深4020米,目前浮标工作状态正常、数据传输正常。
40
中科院院士潘建伟:中高轨与低轨卫星结合,下一代量子通信可全天候工作
日前,在2020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在演讲中介绍,目前卫星量子通信单颗低轨卫星无法直接覆盖全球,而且目前只能在地影区白天工作,随着技术发展,未来有望实现低成本的微钠量子卫星组网,并且做到全天候的量子通信,成本大幅度降低,实现小型化、轻量化载荷。
41
12000只羊(肉)怎么保证“安全”到达,北斗+冷链运输全程可视可控
据了解,本次接运蒙古国羊的是45英尺特种冷藏集装箱。该箱可满足物流单程长达20天冷链运输的温控需求,随箱配备北斗导航,实现24小时全天候箱体位置全球定位,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远程控制冷机的运行状态,实现冷链运输全程“可视化、可控化”,充分保障加工后的羊肉的安全。
42
“无人化”逐步成为主流,北斗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大展身手
在江西,北斗导航辅助的无人农业让“以机代人”成为了现实。据相关的数据显示,江西省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4.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个百分点。
43
重大突破丨北斗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完成全部技术验证
11月2日至13日,国际民航组织导航系统专家组第六次全体会议(NSP/6)以网络会议形式召开。
会上,由民航局空管办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共同组织的北斗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化工作团队成功推进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全部性能指标完成专家技术验证,这标志着将北斗系统正式写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的最核心、最主要工作已经完成。
44
授时中心:北斗三号时间服务性能相比北斗二号提升50%以上
日前,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时间频率基准实验室GNSS时间性能评估团队的学术论文“Analysis on the time transferperformance of BDS-3 signals”(北斗三号信号的时间传递性能分析)在时频领域国际顶级期刊《Metrologia》发表。
45
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全球领先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对中国专利授予机构的著录项目统计,2016-2018年中国卫星导航专利连续三年年度申请里超过1万件。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公开时间),专利累计申请量(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已达到74897件,保持全球领先。
46
东博会丨冉承其主任.东盟国家能优先享受北斗精准时空服务
“今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通,标志着北斗迈进服务全球新时代。东盟国家作为中国的近邻,将能够优先享受更高精度、更加可靠、更加多样的北斗精准时空服务。”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出席中国—东盟北斗应用与产业发展合作论坛时表示。
47
聚焦丨《北斗卫星导航术语》等19项北斗领域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日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0年第26号公告,批准发布了《北斗卫星导航术语》等19项北斗领域国家标准,涵盖了基础、数据格式、芯片、模块、终端、模拟器和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等多个重点领域。
本次发布的19项国家标准由全国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和组织制定。19项标准发布实施后将有效规范北斗基础产品的数据格式、指标体系和测试方法,解决目前北斗系统稳定运行、应用推广和产业化对国家级标准的迫切需求。
48
中国-东盟北斗总部基地揭牌,北斗三短报文成首批签约项目
日前,中国-东盟北斗应用与产业发展合作论坛在邕举行,论坛以“产业新发展,融合新生态”为主题,聚焦卫星通信、北斗导航等技术创新、融合应用、产业发展重要话题,谋求产业发展新思路,推动中国和东盟各国卫星应用领域的深度交流合作。
49
月桂奖丨北斗三号卫星总指挥迟军摘得领导卓越奖
11月18日,第十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在北京揭晓,航空航天领域12位获奖人和团队获奖。航天两大集团共有三人获奖。其中,来自五院的北斗三号总指挥迟军获得了领导卓越奖。
地方动态
01
【湖北?武汉】
北斗赋能智慧城市 垃圾清理及时高效
垃圾桶快装满时会主动“喊”环卫人员来清理,这一幕就发生在武汉市汉阳区龙阳街车友路。工作人员给垃圾桶装上北斗“大脑”,依托智慧信息平台,精准解决垃圾桶漫溢难题。
02
【广西】
官方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斗综合应用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斗综合应用示范项目顺利通过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和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组织的验收评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担任专家组组长,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徐莉青副厅长、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和来自承研单位的代表共40余人参会。
03
【湖北?武汉】
桥面动分毫,北斗秒“知道”
近日,位于武昌梅家山的武汉城投集团城运公司监控指挥中心显示大屏上,各种数据、图像实时变化,一条条曲线起起伏伏。中心负责人介绍到:“这些曲线显示的是白沙洲长江大桥桥面各个点位的位移距离,它们始终在上下两条警示线范围内,说明大桥处于健康状态。”
04
【内蒙古】
北斗成为森林消防系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在我国内蒙古森林消防工作中,有很长一段时间,火情监测需要登塔瞭望,传递火情信息、指挥灭火工作依靠的是传统的超短波设备和卫星电话。而如今,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配套设备的广泛运用,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成为了森林消防系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05
【北京】
电力北斗地基增强网建成 助力电力数字化转型
近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全面完成北京地区10座电力北斗地面增强基站建设工作,电力北斗精准服务网在北京地区实现全面组网。
北斗系统在电力行业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据了解,北斗精准服务网建成后,将为北京市全境范围内提供高精度定位、精准授时等北斗服务,具备在北京市全境范围内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定位服务,在重点区域如输电线路沿线、地质灾害高发区提供分米级、厘米级定位服务以及精度达到50纳秒的授时服务。
06
【新疆】
北斗助力保障电网覆冰监测数据稳定传输
近日,750千伏芨塘一线安装的新型覆冰监测装置发出覆冰提醒,标志着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首台应用北斗技术的覆冰监测装置成功落地应用。
07
【浙江】
电缆井盖应用北斗提高维护管理效率
近日,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自动化分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井盖监测终端成功组网,实现了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在电缆井盖定位领域的成功应用。
08
【陕西】
北斗+进程加速,推动北斗卫星与各领域应用融合
日前,由陕西省委网信办和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联合共建的陕西省北斗卫星应用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09
【山东?潍坊】
带动产值近10亿 北斗科技创新项目区赋能城市发展
作为2019年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以及2020年山东省“双招双引”的重点签约项目,潍坊的北斗科技创新项目区以北斗三代全球信号体系的高精度导航定位芯片研发为核心,结合5G应用,推动基于北斗时空的高端智能终端研发、生产制造以及基于位置服务的智慧城市建设等产业发展,打造北斗全产业链的开放、智慧、绿色、低碳的创新型科技园区。
10
【广西】
广西正成为中国北斗“走出去”的重要支点
随着面向东盟国家多语言应用场景跨地域跨领域的广西北斗综合位置服务平台上线服务以及中国-东盟北斗/GNSS中心的建成,广西正成为中国北斗“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支点。
11
【山东?济宁】
北斗助力 中国城市内环高架转体桥建设取得突破
11月9日凌晨,在山东济宁东外环路与新兖铁路交汇处,随着两台千斤顶的牵引,经过45分钟的逆时针转动,重达18000吨的转体桥成功跨越新兖铁路,标志着中国城市内环高架桥建设取得突破。
12
【内蒙古】
顺风耳北斗+千里眼无人机 守护北疆绿色长城
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和其民用应用普及,基层指挥员能够通过手机直接联网北斗系统,与指挥平台进行实时数据互传,配合覆盖林区的20座超短波基站,迅速开设火场前线指挥所,力量部署调动的速度、规模大幅扩大,精度等大幅提升。
13
【重庆】
北斗、GPS双定位加持,青桔强势进入重庆城市慢行系统建设
日前举行的青桔开放日,青桔对外亮相了“北斗高精度分体锁”、“5G NB-lot技术运用”等共享单车最新技术。
14
【北京】
北京地铁:正试点应用北斗、5G等新技术,可实现亚米级定位
日前,北京地铁技术创新研究院今天揭牌成立,一批新技术将在北京地铁应用推广。其中,“北斗卫星导航”正在北京地铁的部分车站试点。
15
【陕西?渭南】
华洲:建设北斗卫星数据传输系统 强化偏远地区防灾减灾能力
日前,华州秦岭山区自动气象监测站及北斗卫星数据传输系统全面开工建设。据了解,该气象监测站的建设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短报文通讯系统,结合自动气象监测,可覆盖华州区秦岭北麓通信受阻的六个峪道区域,对该区域的气象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为及时传输、接收、处理、科学预报预警提供支撑。
16
【甘肃】
基于北斗短报文建立的电网运行体系 保障甘肃百万用户用电安全
防范暴雨带来的地质灾害以及降低对电网运营的影响,预警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今年8月份以来,甘肃省连续出现多轮暴雨天气,降水量为59年来最多,极易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11月14日,甘肃陇南早成线299号杆塔监测点检测到了33.7毫米的位移,超过告警阈值30毫米。
发布者:那些不够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