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ORID,即焦点呈现法(Focused Conversation Method),是一种通过催化师(主持人、引导讲师)引导来开展的结构化汇谈(会议、交谈)形式。该方法常被用作对事实进行分析和感觉某一工具和方法。
(O实践-客观事实、R感受-客观反射、I意义-事实分析,D行动-基于事实的下一步行动)
“ORID方法”的源起,要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说起,美军中有一位叫约瑟夫·马修(Joseph Mathews)的军中牧师,战后在大学任教时,一直在思考如何帮助那些参与战争的人们,将那些发生在他们生命中的事件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寻找出更多的意义。他在一位艺术教授那里得到了启示,人们在体验或经验产生之后的对话能创造出意义,于是就有了这种方法的产生,目的是帮助人们进行更为有效的深度对话,以发现更多对自己有意义的价值。所以“ORID”是一种对话的方法。
“ORID”的结构有4个层次:客观性、反应性、诠释性与决定性。
为什么是这4个层次呢?这跟人的自然认知过程是有着直接的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在开车的时候,注意到前方路口红绿灯的黄灯在闪烁(客观性层次)。“不好!”你脑海里很可能会有这个感觉(反应性层次)。你很快在心里计算了一下时间,考虑自己在信号灯变成红色前穿越马路的概率(诠释性层次)。然后基于自己的计算,你踩下刹车,让汽车停下(决定性层次)。
这4个层次的反思方法依照的是人类的自然认知过程,这样的内在过程,通常我们是不会觉察得到的。当人在反思事件或经验时,脑海里并非只是记录一下资料就归档了事。人会去“琢磨”,是选择接受还是放弃,还要决定如何使用这个资讯。所以,在体验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所谓的内在过程,让人们对当下的体验或经验进行反思,加强彼此间的对话,赋予意义,从而让学习更为有效。
“ORID”提问结构也可以遵循一个简单有效的问答流程:
①活动中让你印象深的是什么?(客观性层面)
②让你联想到的过往经历是什么?(反应性层面)
③对你而言有什么收获?(诠释性层面)
④接下来,你有什么决定或行动?(决定性层面)
ORID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讨论工具,解决了讨论的焦点、方向、框架与逻辑问题,可以避免我们的聊天过于天马行空,从而节省时间,提升效率。尤其是在拓展训练中,当体验结束进入到回顾环节,有方向、有目的的探讨会帮助我们更加有效率的进行学习,而不会在一些偏离主题的内容中纠结太久。
自然的,拓展训练的回顾形式也不是一定要采用ORID的方式,有很多种形式我们可以展开会话或者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不必严格地遵循ORID这么一个顺序,但是,整体上不遗漏相关层次的问题,避免有某些方面严重跑题或过渡深入,就保证了拓展训练中讨论的有效性。
下一次,当你与某人聊天讨论某个重要一点的话题时,你不妨悄悄地采用ORID进行引导性的探讨,看看效果如何?
发布者:傲娇的小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