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也许是‘前进两步倒退一步’,不过,你的表现还是有可能超乎想象。如果路上石头不大,并且分布分散,我会尽力去找土路,或是稳定的石头作为落脚点。也许几步之内用处不大,但是可以让我保持专注和乐观。如果石块松动,那就走吧。这时,走到山顶是更有效的办法,消耗的体能也更少。”长上坡需要花若干分钟或若干小时才能完成的长上坡,需要不同的方法。总体来说,要平均用力,像在平路上那样,保持可持续的体力输出。跑到山顶之后,仍旧有如同在山脚下那样的体力。把体力输出的变化控制在最小范围。如果上坡消耗过大,可能会让后面的跑步十分艰难。跑上坡的速度,会比跑平路慢,这是越野跑中再常见不过的自然现象。如果坡度较小,能跑的起来,就要维持跑动状态和努力水平。保持动作效率,可以帮助持续跑。遇到短的陡坡,可以加速摆臂带动提高步频;在长上坡时,可以放松肩膀和手臂,你不需要快速摆臂抬腿。相反,保持在跑平路时的步频,维持能够持续跑动的步幅即可,步幅可以是相同努力程度下跑平路时的三分之二。坡度和更慢的速度意味着,你的眼睛要比跑平路时更多的盯着脚下。在另一方面,较慢的速度还意味着,当你发现前方有更便捷的道路时,你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观察。在那些需要走着才能上去的长上坡,你有足够时间去欣赏景色。如果你只是随便跑着玩玩,对那些跑上去非常累的坡,你完全可以走上去。如果你做实验,当努力程度相同时,跑上某些坡,并不见得比走上去快。如果上坡时需要经常进行每次时长为若干分钟的步行,请记得挺直后背,腰部以上不要过分前倾,保持最大的呼吸能力。经过练习你就会熟练掌握,什么时候需要走,什么时候不需要。有时,一段只需要数分钟即可完成的爬升,同样需要跑走结合。布兰迪·艾尔霍斯是美国山地跑冠军和美国田径队的“年度山地跑者”,他仍然在努力寻找二者的平衡:“过去,我想,能跑的时候就必须努力去跑。不过,在许多比赛中,我都被走着的人超过了。因此,在陡坡上训练时,我也开始练习走,并且发现,有时走反而效率更高。在走的时候,我可以用较低心率保持较大步幅。当然,这需要练习和体会。”有时,你不需要考虑山路的长度。艾尔霍斯说:“我就想着怎么到前面那棵树的距离,到了树,再考虑怎么到前面的石头,从一个标志物前进到另一个标志物。”来源:Salomon 作者:美国著名越野跑爱好者Bryon Powell,有超过35年的越野跑资历,是著名越野跑资讯网站IRUNFAR.COM的创始人。
发布者:爱游戏的王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