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重申:减少公众聚集性活动,疫情期间请实行“两点一线”上下班模式
23日凌晨,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组发布《关于重申在疫情防控期间减少公众聚集性活动的通知》,明确提出,疫情防控期间,要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负主责,对所属员工实现全时段管理,要求员工疫情期间实行“两点一线”上下班模式,并减少不必要的聚集。
全文如下:
关于重申在疫情防控期间
减少公众聚集性活动的通知
各区(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市级各部门:
我市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二代、三代病例和家庭聚集性发病的风险很大,与复工返工叠加,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切实降低因人员聚集造成的疫情防控风险,保障顺利复工复产,特倡导公众践行简约的生活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主体责任,党政一把手负主责,对所属员工实现全时段管理,要求员工疫情期间实行“两点一线”上下班模式,并减少不必要的聚集。下班后,直接回家或回住所,减少非必要的外出。餐厅食堂尽量分时就餐或分散就餐。
二、全市各企事业单位、社区(村)不举办非必要的群体性聚集活动。餐饮单位和个人不举办群体性聚餐活动(含农村群宴)。
三、鼓励骑车绿色出行、错峰出行,有条件的可实行网上办公。单位班车要做好卫生消毒。
四、提倡公众自觉做到不走亲访友、不相互串门、不扎堆聊天,不聚集打牌、打麻将、下棋,不聚集开展跳舞、健身、卡拉OK等活动。必要的聚餐及家庭就餐提倡公筷公勺。
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疫情防控组
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代章)
2020年2月22日
我们当然希望社会生活秩序早日恢复,希望街市重归“热闹”,但鉴于目前的形势,我们还是要明确地呼吁一声:各位,疫情还没结束!还没到扎堆吃喝的时候!
新冠肺炎疫情拐点尚未到来,病毒变化形式还在“花样翻新”,但很多人已急不可耐地摘下口罩,出门聚餐聚会聚集。
这几天有几则新闻,让不少人直呼“感到害怕”——
河南郑州,知名胡辣汤店“方中山”恢复营业,人山人海的排队场面让网民调侃这是“用生命在喝胡辣汤”“为了方中山,负了钟南山”。
广州,餐饮商家“陶陶居”正式接受堂食,前去排队等位的顾客比肩接踵,很多人连口罩都没戴,商家营业半天后紧急闭门谢客。
在广元,市民摘掉口罩扎堆喝坝坝茶,“人山人海全是脑壳”,登上微博热搜榜,当地政府紧急叫停并提醒现仍处于Ⅰ级响应时期。
北京,香山景区附近堵车场景重现。
更令人困惑的是,江西赣州竟然已重新出现聚众赌博案件……
最近一段时间,疫情防控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复工复产气氛渐浓。随着天气转暖,很多在家憋了一个多月的人们开始蠢蠢欲动,甚至呼朋引伴,去熟悉的网红店“打卡”。其中不少人,已经摘下了口罩。
各位,疫情还没结束!还没到扎堆吃喝的时候!这不是危言耸听,扫大家的兴致,而是有明确的依据,疫情防控并非一蹴而就,短期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并不意味着病毒已被战胜。
疫情当前,很多人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相关新闻。每一个确诊病例都牵动着人们的心,在全面复工复产的关口,发生在办公场所的病例更让人忧心——日前,几个地方先后出现数起复工复产后的聚集性疫情,致使密切接触者被感染,多名同事被居家隔离。
在北京,一名公务员回京后没有隔离观察14天,在食堂吃饭处理餐盘时,与他一起聊天的密切接触者没戴口罩,也被确诊为阳性;
在山东,某单位未按要求测量体温,一病例发病后竟连续12天带病上班未被发现,每天违规召开晨会,造成疫情扩散,截至2月11日关联病例已达8例;
在湖南,某单位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多地多次聚餐聚会,造成多人感染……
分析和总结复工复产后的聚集性疫情背后的共性,有助于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复工复产政策,将聚集性疫情的风险降到最低,杜绝潜在的病毒感染干扰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不难发现,上述疫情案例的共性,正是缺少“万无一失”的防控底线思维,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懈怠情绪,抱有“怎么可能是我感染”的侥幸心理,才造成了“一失万无”的疫情蔓延后果。
近日,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也提出了复工的“3大注意事项”——防火防盗“防”同事。张文宏认为,单位复工之后依然要注意防护,比如上个人在公用电脑打喷嚏,病毒有可能通过键盘传给下个人。同事“防”住了,一切都防住了。
张文宏医生提出复工指南——防火防盗“防同事”。
拐点未至,疫情防控已进入最吃劲儿的关键阶段,需要以静制动。各地陆续有序复工复产,有序组织务工人员返岗,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需要以动促静。一静一动,看似对立,实则共生,如同非常时期、特定条件下走平衡木。
近期,多地复工后出现聚集性疫情,导致多人被隔离。
应当意识到,防疫重任不仅在员工头上,在企业肩上,也在政府身上。走好这个平衡木,需要多方携手前行,共同努力。
从员工的角度来看,本着对个人、家庭和社会负责的态度,做好个人防疫消毒,佩戴口罩测量体温,严格执行隔离观察措施。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及时报告,及时就医,做好隔离,严禁带病上班。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应科学安排疫情期间的复工复产,筑牢联防联控严密防线。借助小程序、健康码等现代信息技术摸底员工个人信息。有条件的行业,倡导居家办公、线上办公等方式,提高复工率、降低返岗率。对于工厂、商超等人员密集的办公场所,彻底消杀、加强通风换气,重点关注就餐卫生,采用分时段就餐、分散就餐等方式,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
从政府角度来看,应提高主动服务的意识,保障已复工和准备复工企业日常防护物资需求,助力救助政策精准落地,多些雪中送炭的暖心之举,少点“设置层层关卡,漫天索要各类证明,敷衍塞责以求免责”的“中梗阻”。
麻痹大意是大敌。这个时候,只有小心谨慎,手段科学,措施严密,上下配合,落细落实,才能既做好防疫,又搞好复产复工,把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两手都抓好。
一个月都已经熬过来了
千万别功亏一篑!
戴口罩,少聚集!
再等等!为了所有人!
防控有成效,拐点尚未来!关键时期,请接力倡议!
声明 来 源:新华每日电讯、健康成都官微,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本次分享如有误侵原创版权请联系 我们删除!
发布者:边路大神